第七章 灌浆岛观念
10年来,在为中国化灌事业发展壮大的努力拼搏中,在广东灌浆岛公司的经营实践中,邓敬森先生将其心得体会总结归纳成“灌浆岛观念”,共有33个方面。
观念决定成败。“灌浆岛观念”的这33个方面,是对灌浆岛公司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高度概括,是全体灌浆岛人实践的结晶和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灌浆岛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灌浆岛今后发展的理论和行动指南。
一、灌浆岛使命
继承前辈光荣传统,发展我国化灌事业。
20世纪20年代,化学灌浆对工程的可靠性在西欧得到论证认可,化学灌浆技术从此在世界上确立并发展起来。
在我国,建国初期就在东北大学由杜嘉鸿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开始了水玻璃浆材研究,1953年应用在东北和山东的煤矿进行堵水,是我国首开应用化学灌浆技术的先河。
1959年,以陈宗基教授为首的“三峡岩基专题研究组”提出了深覆盖层防渗补强和坝体混凝土裂隙加固补强两大课题作为国家研究攻关课题。由中科院化学所柳大纲所长主持,中科院武汉化学所(广化所)叶作舟等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刘嘉材教授、长江科学院等单位参加,开始了我国化灌的系统研究。
杜嘉鸿、陈宗基、柳大纲、叶作舟、刘嘉材等是我国化学灌浆研究与应用的先行者,是我国化学灌浆的老前辈。
他们的研究成果,使我国的化学灌浆事业飞速发展,很快就走在世界前列:
1964年,中科院广化所、煤科院建中所、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先后研制
出被誉为“20世纪魔水”的丙烯酰胺浆材。
应周恩来总理召唤,1965年6月,中科院广化所叶作舟率熊厚金等人进京向国家科委、铁道部、水电部等有关领导和专家作了丙烯酰胺浆材的表演。
1967年,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熊厚金、中科院矿冶所杨昌明、国营711矿周永安在180米井下采用丙烯酰胺——水泥浆浆材封堵48℃的12000rf/d涌水获得成功。
1968年,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广东新丰江水利枢纽电站改性环氧浆材应用试验成功。
1968年,广东省化学所熊厚金、林进和、黄称起等在广东高州水库封堵28米下的涌水,在5分钟内将2400T/d的涌水完全堵住,滴水不漏。
1978年,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吴静波、熊厚金等研制出新型浆材——丙烯酸环氧酯浆材,它既有良好的不饱和树脂的可操作性,又保持了环氧浆材的优良物理力学性能,并且在广州石化厂、东方宾馆应用成功。
1980年,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熊厚金等北京大堡台汉墓博物馆砂质文物原位防水固结成功。
1985年,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熊厚金等在京广线南岭隧道大突泥使用化学固结成功,为隧道工程扫除了“拦路虎”。
以上都是我国化学灌浆前辈创下的辉煌业绩。
广东灌浆岛发扬前辈的光荣传统,在化学灌浆事业上不断努力,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广东灌浆岛是我国化学灌浆产业的龙头,是振兴我国化学灌浆事业的领军企业,历史使命落到了广东灌浆岛肩上。
广东灌浆岛也不负使命,在化灌领域作出了优异的成绩。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最先把化学灌浆技术应用到高速公路建设、养护事业上来,发展了化学灌浆技术,开创了化学灌浆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在化学灌浆产业界打开了新的局面,还在高速公路应用化学灌浆技术方面创造了“16个第一”(具体见上文)。
灌浆岛人就是这样,在前辈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努力奋斗,创造出了新的成绩,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发展了我国的化学灌浆事业。
二、灌浆岛目标
整治世间沉斜裂漏,扮美天下大道康庄。
广东灌浆岛是搞化学灌浆的。化学灌浆是建立在化学、材料、岩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新型科学。50多年来,它在我国水电、交通、建筑、
采矿等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谱写了科技创新的新篇章。化灌技术以原位增强、简便快捷为特色,以疑难杂症工程为对象,以省时、省钱、环保为目标,在许多重大工程中,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是现代工程不可或缺的新技术。
化学灌浆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地基和混凝土缺陷(加固补强、防渗堵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或借以提高工程质量。化学灌浆无需破坏原地基或者构筑物的结构而对其实施原位处理,修复加固可以做到天衣无缝。
由于种种原因,混凝土构筑物会产生缺陷,出现裂、漏、沉、斜,所以广东灌浆岛的业务重点之一就是为建筑物补裂、堵漏、抬升沉陷、纠正偏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特别是把化灌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方面,有效地治理好软基、沉陷、跳车、路面开裂等各种世界性公路疑难症害,使天下大道平坦、畅通、路容美观漂亮。
这就是广东灌浆岛和全体灌浆岛人的奋斗目标。
三、灌浆岛理想
建设集科研、办学、生产、销售、施工为一体的强大的化灌产业王国。
理想,是指一个人或者组织对未来发展前途的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目标预期,也是想要达到的目的。理想中的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道理,想法符合客观规律的,才可以叫理想,否则是幻想、空想、梦想、胡思乱想。
理想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由各人的受教育程度、见识、思维、处境决定。有句谚语说:“母鸡的理想,只不过是一把糠。”作为母鸡,是被驯化的家禽,它不可能像雄鹰一样,有翱翔蓝天的理想、抱负,只能是希望每天吃上一把糠,多生几个蛋,孵出一窝小鸡。一个人在身陷绝境时,最大的理想是能活下去,当他脱离险境后,才有可能树立新的理想——发财致富,当官享福或者为人民做好事。处境变了,理想自然也会改变。
灌浆岛的理想,也就是它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建设集科研、办学、生产、销售、施工为一体的强大的化灌产业王国”,这一理想是符合中国化学灌浆产业化发展的方向的,是建设强大的化学灌浆企业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广东灌浆岛的业务主体是化灌施工,但光是施工,只是一个初级企业,只能被人称为“山寨厂”,难以做大做强。
一家强势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科研机构,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材料,科技创新,才能有充沛的青春活力和强劲的发展后劲。
研发的新材料,必须能够自己制造并且大规模生产。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推向市场,大量销售,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办学,是培育人才、聚拢人才,迅速、高效、可靠地扩大企业规模的最佳途径。上规模、有影响的大型企业,都把办学育才当作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东灌浆岛的理想,体现了中国化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符合化灌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规律的。
全体灌浆岛人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实现这个理想,建立起强大的化灌产业王国。
四、灌浆岛精神
以敬业、睿智的圣贤——大禹为楷模,挑战工程业界世界难题,振兴民族科技。
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就是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中,体现在经营实践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方式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气氛,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广东灌浆岛的企业精神是以“大禹精神”为核心的,提倡和发扬“大禹精神”。
广东灌浆岛为什么要提倡“大禹精神”?
大禹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远古时期的英雄,他为救人民脱离洪水祸害,肩负起治水重任,走遍天下治理洪水。他十分敬业,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也很睿智,知道“壅塞不如疏导”,所以采用“疏导”的办法,使水畅其流,奔向大海,解除了洪水对人民的祸害,使他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可以概括出“大禹精神”,其核心就是“为民除害”、“敬业”和“睿智”。
“大禹精神”与广东灌浆岛的开办理念、与灌浆岛人的宗旨、使命不谋而合,所以,广东灌浆岛以大禹为楷模,把“大禹精神”作为企业精神。
这样的企业精神,既与广东灌浆岛的实际相切合,又有独创性,不为其他企业模仿、照搬,表现了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风格。
确立这样的灌浆岛精神,能够更好地凝聚全体灌浆岛人的意志和力量,肩负起灌浆岛的使命,发展中国的化学灌浆事业,挑战工程业界世界难题,振兴民族科技。
五、灌浆岛态度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
态度,是指对于事理采取的立场或看法。这种立场或看法决定人们对于某一事情或理论采取的做法,是积极还是消极?是拥护还是反对?所以态度决定行动,也决定效果。
对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全力以赴,有人尽力而为,也有人敷衍了事,也有人不屑一顾,还有人热烈拥护,还有人坚决反对。
广东灌浆岛对于所承接的工程,灌浆岛人对于负责的工作,对于承担的任务,从来都是采取积极的态度,全力以赴,务必做到最好,而不是以“尽力而为”作借口,勉强完成任务就了事。
在整治广西南坛高速公路特大边坡的工程中,灌浆岛人对工作全力以赴的积极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业主深深为之感动。
南坛高速公路K16+900、K17+600路段特大边坡被当地人称为“鬼坡”,在两个多月的整治过程中,锚固了又被山体滑坡破坏,不断反复,但灌浆岛人在一次次的挫折面前并不灰心,更不丧志,吃一堑长一智,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愈战愈勇,最后终于战胜了“鬼坡”。全力以赴的态度创造了一个奇迹。
325国道广东阳江全线养护工程也充分体现了广东灌浆岛全力以赴的态度。该路段地质条件复杂,修建公路时软弱路基没有妥善处理好,因此在进行路面灌浆调平、修补破碎面板时,有些地方灌平了、补好了,不久又旧病复发。本来,这可以视作“不属整治范围”而一推了之,但灌浆岛员工还是全力以赴,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返工,有些地方还进行路基加固灌浆,力求做到最好。
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业主的好感,这条公路的养护业务从此全部交给了广东灌浆岛来做。
六、灌浆岛作风
快速反应,认真落实。
作风,是指人们在工作或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风格。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工作的风格。作风反映了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面貌,显示出他的工作成效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一个人、一个组织作风好,做事雷厉风行,就有战斗力,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反之,就拖拉散漫,软弱涣散,这个组织、这个人,就成不了大事。
灌浆岛的作风是快速反应、认真落实,这是灌浆岛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中国化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保证。
快速反应,就是公司有什么任务,或者遇到什么突发性事情,有关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全情投入,拿出相应的措施,迅速解决问题;
认真落实,就是公司有什么决策,有什么行动,有关部门、人员要千方百计、不折不扣地把这些决策付之实施,使行动取得成效。
灌浆岛一贯反对做事拖拉,办事不力,敷衍塞责的处事作风,把快速反应、认真落实作为对干部、员工的基本要求。公司内从总经理到一般员工,都培养成了这种优良作风,应变能力强,处理事情快,所以公司做出了良知的业绩。
上文说的广深准高速铁路抢险工程,隆安大桥抢险工程已充分说明了广东灌浆岛快速反应、认真落实的好作风和取得的辉煌业绩。
七、灌浆岛为商原则
追求利润,但不唯利是图;勇于竞争,但不伤天害理;等价交换,但不斤斤计较。
灌浆岛不是一个慈善机构,而是一家经营性企业,身处竞争激烈的商海之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赚钱,必须追求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办不下去,更谈不上发展壮大了。
但灌浆岛为商有自己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追求利润,但不唯利是图。不追求利润的老板就做不成老板,不追求利润的企业是短命的企业;但唯利是图的老板决不是好老板,唯利是图的企业也是活不长的。有些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用自来水冒充矿泉水,用红糖浆冒充营养液,用维生素片冒充进口药……凡此种种,令人发指,他们终归自己走上了绝路。
广东灌浆岛也追求利润,承接了工程业务,也必须赚钱,不做亏本生意,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循正当的途径、用正当的手段赚钱,以允许的幅度赚取应得的利润。从来没有用不法的手段,搞歪门邪道,比如偷工减料,虚报工程量、以次充好等。
勇于竞争,但不伤天害理。商业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商品经济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从商就是投身于竞争,广东灌浆岛从来不怕竞争,勇于竞争。在承接业务的竞争中,在各项工程的投标中,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参加竞争,参加投标如能中标最好,就全力以赴把工程做好,不能中标也面对现实。绝不为了接到工程而搞台底交易,使用送礼行贿等不正当手段,妨碍公平竞争,更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再也不是你死我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对立式竞争,而是利益相关的联合体,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依存,在竞争中共同进步。广东灌浆岛并没有因为某些企业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完全杜绝和对方进行必要的合作和交流,变得闭塞保守,而是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合作,进行不同企业间的资源整合,提高双方的竞争力,达到双赢的结果。
等价交换,但不斤斤计较。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础,也是为商的原则,“猪骨换麻糖”是最原始的等价交换,一根猪骨换多少颗麻糖,是有参考值的,不能任意压低和拔高。灌浆岛在为商之中,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不肯轻易被人占尽便宜,但又有广阔的胸怀和灵活的处事手法,有时也要让利于人,不能因为对方少给了一颗糖就不和人家做生意,就放弃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斤斤计较的人做不成大生意,只会使生意越做越小,最终使企业走向衰败。
灌浆岛一直坚持这些原则,所以在客户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在这里,有件事情值得一提,是灌浆岛为商原则的最好注解。
在某高速公路建设中,广东灌浆岛承担了一项大型山体加固灌浆工程,是从承建方手中分包的。承建方为了向业主多报工程量,向邓敬森提出:向业主多报水泥灌浆量2000吨,因此而取得的200多万元双方平分。
邓敬森治军严格,一贯反对弄虚作假,公司坚决不做也不允许部下虚报工程量以牟取不当得利,因此队伍每天都要如实报告当天工程量,这一做法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各队长也习以为常,遇到对方以虚报牟取利益来分的诱惑坚决拒绝。
这次不同以往,提出虚报牟取利益的是给钱公司赚的发包方,断言拒绝吧,会影响双方合作,公司会因此而蒙受损失;同流合污吧,一来有违公司一贯方针,二来也对不起有长期良好关系的业主和身负重任、情同手足的该省交通厅领导,若被他们知道,今后就不想再在该省高速公路上干了。左右为难,如同被人送上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邓敬森考虑再三,最后认定:违背自己一贯主张的为商之道的亏心事决不能做!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巧妙办法,借助监理的力量,让各队把每天灌浆量如实上报,这样一来,总工程量就不可能再任意虚报了,想弄虚作假的人也无可奈何。
就这样,把这件棘手的事情解决了。邓敬森当时写了“秋夜三章”,表达了彼时彼地的心情。其一:“若水情缘逾八年,英姿睿智仰兄贤。君居此位如火灸,弟在林田日夜牵。”其二:“友善与人素未争,报君甘请作先锋。不仁敢犯吾兄界,跃马横刀保政声。”其三:“虫鸣秋夜鹤飞惊,坳上灌浆出奇兵。士为知己从古道,心怀忐忑最关情。”
诗言志,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邓敬森先生维护自己的为商原则,不肯为谋取不义之财而伤害公司形象和朋友之情的炽热心情。
八、灌浆岛人标准
忠诚、积极、能干。
“灌浆岛人”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素质的概念,是一个“大写的人”,不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灌浆岛公司工作,是灌浆岛的员工,但不一定能成为“灌浆岛人”。
灌浆岛公司是中国化灌产业的排头兵,是领军企业,肩负着振兴民族科技的重大使命,作为灌浆岛的员工,就要符合完成这一使命的需要,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其标准起码要做到“忠诚、积极、能干”。
忠诚,是作为“灌浆岛人”的重要标准。对公司忠诚是对灌浆岛每一个员工的起码要求,就是要忠诚国家的化学灌浆事业,忠诚于灌浆岛公司,特别要能保守公司的商业、技术机密,不吃里扒外,不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不做不利于公司发展的事,忠心耿耿,为公司的发展大计可以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
忠诚与否是衡量能不能成为“灌浆岛人”的试金石。公司曾经有过XXX、XXX两个人物,他们在公司干了好几年,受到邓敬森的重用,掌握了公司的核心、机密技术,可惜缺少忠诚之心,心生异志,背叛公司,或投奔竞争对手,或拉队伍另立山头,被灌浆岛唾弃和淘汰,不能成为“灌浆岛人”。
积极,是“灌浆岛人”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最重要的是心态积极,有进取精神,做任何事情,都抱着满腔热情去干,抱着一定要做好,做得最出色的想法,千方百计去完成公司交下的任务,不能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甚至消极怠工。正因为“灌浆岛人”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灌浆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能干,是“灌浆岛人”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保证。“灌浆岛人”很能干,在他们面前,几乎没有做不了的工程,许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灌浆岛人”干得非常出色,在化学灌浆领域立下了丰功伟绩。比如前文所说的隆安大桥“厄运大拯救”,广深铁路16小时恢复通车等经典工程。
在这里,还要着重说一说“灌浆岛人”的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们就从“人、从、众”这三个字说起:
人,由一撇一捺构成,一撇代表IQ,一捺代表EQ,就是说人要有IQ和EQ。IQ是聪明才智,也就是智商。人必须有智商,这是人作为高等生物与其他低级生物的主要区别,但智商高不等于能力强。EQ,是情商,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要成功,EQ—定要比较高,EQ高才能团结人,领导别人,就能很好地发挥IQ,才能使用更多IQ更高的人。
从,由两个“人”字组成。两个人就要有前有后,有主有次,有秩序,一人跟着一人。从的意思是:“服从”、“跟随”、“参与”,服从上级、服从领导,跟随别人做事,参与某事。一个部门,有部门经理,有主任,有科员,就有人要服从,跟随,参与,不能各行其是。
众,由三个“人”字组成,这就是三人成众。下面两个“人”,排得整整齐齐,和谐协调,还得承托着上面一个“人”,使上面的“人”稳稳当当,这就需要有严谨的秩序,下面只要有一个“人”不配合,上面的“人”就会倒下来。上面的“人”表示上级领导,下面二个“人”表示下级,上级必须依靠下级、抚慰下级才能站得稳。上级做不好,就应该下来,下面做得好,也可以上去,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人”,都是由一撇一捺组成的。
人,要从众;众,也要从人,这是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
每一个“人”做好了,才能做好“从”和“众”中之角色,才能充当“人上之人”(不是压迫人,是起领导作用的人),才能实现“众从人”的领导效果。
概括来说,“灌浆岛人”的标准是:IQ好,EQ高,会做人,善办事,能吃苦,守纪律,讲团结,爱学习。
九、灌浆岛用人观
唯才是举,举贤不避亲。适合就好,德绩加业绩。疑人不用,无德不是才。
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关系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用人观很重要,用人得当,打仗胜利,事业成功;用人不当,打仗失败,给事业带来损失甚至一败涂地。三国时期诸葛亮错用了马谡,失街亭,自己也差点当了俘虏,一生谨慎的他逼不得已要走出一着险棋——摆空城计方才脱身。这就是一个用人不当的典型例子。
什么是才?无德不是才,不能信任的人不是才,没有工作能力、完成不了工作任务、做不成事情的人也不是才。只有忠心耿耿、诚诚实实、兢兢业业、聪明能干、在任何岗位、任何情况下都能出色完成公司交办的任务者,才是灌浆岛需要并且放心使用的人才。
前文对灌浆岛在这一用人观指导下实行的用人原则、优点和结果已作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就不再重复了。
灌浆岛的这三点用人观,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确立的,是科学的。
十、灌浆岛员工观
员工是成功之本。
根据现代行为科学家的“需字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求包括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求,即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必须的物质需求;二是安全需求,指躲避危险和威胁的需要;三是社会需求,包括感情和归属感的需奏;四是对尊重的需求,包括自尊和得到他人尊重;五是自我实现需求,就是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理想的需要。只有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才能够人尽其才,安心工作。
邓敬森先生意识到这一点,把员工看作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不但注重员工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更注重尊重他们、启发他们的自尊,鼓励他们实现自我价值。邓敬森每到一个工地,总是要对员工表示问候,询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对解决问题的看法、合理化建议,询问生活上的安排,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要求。在企业管理中,树立起“安人”的观念,制定了一系列以“安人”为目的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
灌浆岛实施的发展模式命名为“老树盘根”模式,就是把员工当作是企业的根,没有员工,企业就是无根之木,生长不了,根生长得好,根系发达了,树木就枝繁叶茂,长势良好。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使他们通过努力,一步一个台阶,升薪、升职,实现过上富裕生活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员工是成功之本。员工在企业中充分受到尊重,就会安心于企业工作,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与企业同荣辱,共命运,把企业发展当成自己的责任,就会努力工作,出色完成任务,企业也就办得成功,兴旺发达。
这一员工观,充分体现了灌浆岛公司以人为本的办企业观念,是符合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先进理念。
十一、灌浆岛利润观
要生存发展,无利润不为;为拓展未来,无利润也为。
办企业是要追求利润的,假如长期无利可图,企业就办不下去。但如何对待利润,如何取得利润,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企业以次充好,有的企业侵权仿冒,有的企业弄虚作假,有的企业不惜坑害消费者,制造假奶粉、假农药、假化肥等,牟取不正当利润,祸国殃民。这是社会上的一股暗流,有良心的企业家是不屑这样做的。
灌浆岛做工程,要求有利润,不然养不起工人,养不起企业,企业就无法生存,也遑论发展。有一次,某高速公路管理局把一单路面嵌缝工程交给灌浆岛做,工价很低,明摆着会亏本,而这是一个老客户,有过多年生意来往,如果拒绝他,不承接这工程,会影响今后的关系。经过权衡利弊,邓总经理决定把这单生意接下来,但自己不做,转给别人做,无利润的事不为。
佛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路基底灌浆加固试验工程,由于对情况未摸底,对方给的工价也很低,算起来利润空间很小,搞不好还会亏本。但是,邓敬森考虑沥青路面是高速公路今后的建设方向,养护市场十分广阔,做好了这一试验工程,取得了经验,给对方一个信心,对打开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对于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于是接下了这单工程,并且全力以赴,取得很好效果,又创下了一个“第一”。试验工程顺利通过了验收,得到甲方的好评和省高速公路科研所的肯定,公司也在沥青路面养护领域打开了局面。
此后,公司陆续承接了几单大的工程,在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养护市场上大显身手。
刘少奇同志曾有过“吃小亏占大便宜”的说法,灌浆岛的利润观,与刘少奇的说法异曲同工,为了今后发展,得到大“便宜”,一两单利润低的工程,吃点小亏也要做,也值得做。
十二、灌浆岛成功观
成功=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坚韧的行动。
一个人干事业怎么才算成功?一家企业要做得多大、赚多少钱才算成功?
这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比尔•盖茨是全世界首富,无疑是一个成功人士。西门子公司是国际知名企业,无疑也是成功的。但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比尔•盖茨,每一家公司都是西门子。有人登上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是成功,有人登上了阳江境内第一高峰鹅凰嶂,也是成功;有人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是成功,有人求证了老师布置的几何难题,也是成功。成功有大有小,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成功。
灌浆岛的成功观是务实的,进取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不是看你取得了多大的丰功伟绩,也不是看你是否赚取了巨额的钱财,更不是看你当上了多大的官,而是看你是否全心全意、积极努力去做了?这一成功观与众不同,别开生面,不是高不可攀,它使入耳目一新,精神大振。
它包含了四个方面,只要做到了这四个方面,那事业就一定会成功。
做事要有积极的心态。做事如果没有积极的心态,百分之百的投人,排除万难的决心,是无法做好的,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必须是符合实际的,能够实现的,不能天马行空,好高骛远,作漫无边际的幻想。这目标可以有阶段性,先做到哪一步,再做到哪一步,心中有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这些目标,实现了一个目标,离成功也就近了一步。
做事要有科学的方法。方法是重要的,方法不对,缘木求鱼或者刻舟求剑,那干得再多,再卖力也是徒劳无功,离成功也许更远。
坚韧的行动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碰到挫折,如果一遇到困难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想再干下去,那也就无法取得成功。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可以作为坚韧行动的最好注解。
十三、灌浆岛经营观
经营人心,经营智慧,经营未来。
经营是企业的长期行为,不能着眼一时一事。有的人做生意,吃水很深,想一口把人家吃掉,想一单生意就成为大富豪,这样的人、这样的经营观念,鬼见了都怕,他的生意即使能成,也只能是“沙锅里捣蒜——锤子买卖”,一次过,不会再有回头客了。这种人是近视眼,这种做法是短期行为。
灌浆岛做生意,不是把算盘带在身上,精打细算看这一笔能赚多少钱?承接业务,不是斤斤计较能在员工身上取得多少剩余价值。灌浆岛经营企业,不是为眼前利益,而是为了长远目标,为了企业发展壮大,为了建立强大的灌浆产业王国,发展中国的化灌事业。
所以,它的经营观是:经营人心。
人心向背是事业成功或失败的决定因素。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摔阿斗,是为了表示自己爱将才而轻骨肉,是收买人心的举动,“摔阿斗”是刘备经营人心、经营王业的策略。
邓敬森创建灌浆岛,一是为国家建功,二是为员工脱贫,三才是为自己致富,因此,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很注意经营人心,并且把经营人心当作企业的经营方针大计来抓。他很注意树立企业的形象,文明经商,依法办事,奉行“中庸之道”,礼义为先,以一个“儒商”的面貌出现在经营活动中;他也很注意企业领导班子在员工中的形象,坚持以人为本,使员工心向企业,一起创业乐业。由于灌浆岛注意经营人心,所以员工同心同德,客户心悦诚服,主管部门评价甚高,经营出一家“重合同守信用”的文明企业。
经营智慧。商场如战场,智者胜之。在从事经营活动中,企业决策者要思维敏锐,眼光独到,应变能力强;从业者也要理解领导的意图,正确执行企业的决策,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所以灌浆岛在经营活动中,坚持“以智经商”、“以商培智”,使骨干、员工在经营中开启智力,增强知识,提高智能,成为商海搏击中的智者。
经营未来。着眼于企业发展,按长远规划目标来进行日常经营活动,杜绝经营中的短期行为,为未来发展宁愿少赚一些钱,也不做竭泽令渔,杀鸡取卵的蠢事。
十四、灌浆岛创业观
创业是勇者的战场,智者的乐园,仁者的天堂。
一个创业者,必须是勇者、智者、仁者。
勇,勇敢、勇猛,就是要大胆闯商海,有开拓事业的精神,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不惧挫折,才能在商海中搏战,一往无前;
智,是要有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思维,科学的决策,正确的方法,不是凭匹夫之勇蛮干、乱来,只有智者才能在商海中无往不胜,创出一番大业,建造起一个伊甸园;
仁,友爱、同情心,仁心仁术,就是要有爱心,有正确的做法,不要坑害人,要善待员工,关心、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要善待客户,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应他们之所需,不要趁火打劫,漫天要价,而是要达到两利、双赢、共生。
这,才是灌浆岛创建企业的立意和初衷,这样,才能建立强大的灌浆产业王国一灌浆岛人心中美好的天堂。
十五、灌浆岛创新观
创新<变化=死亡,实用性创新是重点。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体现,只有不断创新,促进企业新陈代谢,企业才能发展前进,不断壮大。
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在大自然中,冰山在逐渐消融,陆地在不停飘移,火山在间歇喷发,气候在逐年变暖,沧海可以变成桑田,沃土也会变成荒野;在人类社会,局部战争没有停止过,疾病变换着面孔进攻,能源危机的恐慌笼罩,经济萧条的出现频繁,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要适应这些变化,人类必须不断创新,创造出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新方法,以谋求发展,这就是我们应有的创新观。要创新,首先就要有创新的观念,就是:未雨绸缪,主动创新,以变应变,并且创新的步伐一定要比变化的速度大,要走在环境、社会变化的前面,主动引导可能发生的变化,使变化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人类的创新比不上自然变化,那么人类就要受自然的摆布、肆虐,就会慢慢走向死亡、毁灭。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竞争十分激烈、残酷,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自然规律。对这种变化,适者生存,不适者就会被淘汰,^以,办企业也要不断创新,这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依赖过去的成功而生存,无论一个企业规模有多大,无论以往曾经取得怎样辉煌的成绩,如果停止创新的步伐,就要被激烈的竞争淘汰。要在变化之前就看到变化的趋势,使创新走在变化之前,使创新得到的效果比变化带来的后果还大。
灌浆岛一贯重视创新,并且注重实用性创新,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DCG工法”、路面错台修补材料“错立平”等,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取得的突出成果、使用成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以保持企业在化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十六、灌浆岛报酬观
多效多得。
劳动者必须取得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在文明社会里,谁也不能让别人无偿为你工作,那是违法的,也是不可能的。
那一个人在企业工作,要拿到多少报酬才算理想或者合适呢?在这个问题上,企业的老板和员工往往有着不同的标准,企业的劳资纠纷往往就是因此而起。在一个企业中,薪酬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影响,所以,企业经营者为了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其报酬观和实施的薪酬制度是很重要的。
灌浆岛员工的劳动报酬构成与众不同,除了固定的级别工资、工龄等补贴之外,相当大的部分来自绩效提成,提成的数额上不封顶,而这部分甚至会比定额工资高得多,体现了“多效多得”的科学报酬观。
“多效多得”与“多劳多得”只有一字之差,两者的内容和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
多劳,不一定能够创造与劳成正比的价值和财富,多劳多得也不尽合理。比如,经过“劳”今天建起一幢大楼,却不合格,明天又要“劳”一番把它拆掉,“劳”是多了,创造的价值、效益等于零甚至是负数(浪费了材料),那这样多“劳”能多得吗?前些年,我们国家有些人把“GDP”的数值看得很重要,对其处于世界上前几名而沾沾自喜,认为我国的经济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却没看到这个“生产总值”到底生产了多少东西?忽视了我们人均占有的财富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这一现实。
“多效多得”则不同,衡量每准是“效”,就是劳动的效果,创造的效益,把“得”与“效”挂钩,看重的是劳动的结果,而不是劳动的过程,这样更加科学,更加客观,也更加公正。
灌浆岛这一报酬观,科学、合理,体现了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原则,得到广大员工的拥护,也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既提高了他们的报酬,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十七、灌浆岛奖惩观
重奖重罚,赏罚分明。
治军之弊,最大莫过于赏罚不明。赏罚不明,打仗胜败一个样,勇敢懦弱一个样,那这支军队根本就不会有战斗力,一触即溃,甚至全军覆没。
企业如果赏罚不明,能干的与无能者、勤劳者和懒惰者、干多的和干少的吃一样的饭,领一样的薪酬,则其管理也必定是一团糟,效益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灌浆岛的奖惩观是重奖重罚,奖罚分明,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者奖,奖得他自己开心,众人羡慕;对敷衍塞责、造成重大损失者罚,罚得他本人“肉痛”,别人引以为戒,这样可以在员工中树立“标竿”,为他们的行为作出表率。
在建设化灌专家接待站时,负责装修的木工组长认真负责,肯动脑筋,出了很多点子,带领组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其他装修队报价10多万元才能搞好的化灌论坛标志,他带领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只花了几千元材料费就做好了。邓敬森充分肯定了他的工作态度和巧干精神,并且奖给他2万元,以资鼓励。得到此一重奖,连他自己也意想不到。
重罚,不等于有错必罚,罚则必重,连偶然的失误也不放过,严加惩处,甚至解雇。任何一个人在工作中都有可能出错,要想员工进步就要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不能一出错就进行惩罚或者解雇,只有放手让员工去做,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唤起他们的活力和热情,让他们有实现自我的机会。所以,对员工偶然的失误和过错,宽容和理解也是必要的。
十八、灌浆岛培训观
培训是严肃的爱,受训是最大的福。
灌浆岛一贯重视培训,把培训作为员工成材、干部成长,企业快速、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紧抓不懈。
每年新春会议,公司都安排技术培训议程,由邓敬森总经理亲自为大家讲解各专利技术的操作要领,或者由在某一方面有经验的队长现身说法,能者为师。
灌浆岛的培训,是有的放矢,急用先学。在工地,结合各大队、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经常举办小型、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如果该工程是做“板底灌浆”,就培训“板底灌浆”技术,如果搞“边坡锚固”,就培训“树根桩”的操作……这样做,既使大家对工程的做法心中有数,也使得新接触这类工程的员工能够较好地掌握技术。
灌浆岛重视培训,重视提高干部和员工素质,有一整套培训教材和培训计划,也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措施:提升为队长以上干部者,必须经过包括企业精神、文化和专业技术等系统的培训。这样做,既有利于提升企业资质,也有利于人才成长,体现了公司对人才使用的严肃和对员工的关爱。
为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公司定出了对参加培训人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来回公司交通费用的报销、保留现任职务等等。所以,员工对参加培训十分踊跃,认为这是公司对自己的培养,能参加培训是自己的福气,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终身受用不尽的。
在“首届中国化灌论坛”上,专家和同业对灌浆岛的培训观念、措施和做法作了充分的肯定,决定把“中国化学灌浆技术培训中心”设在灌浆岛。这为灌浆岛培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灌浆岛也承担起了为中国化灌产业发展培训人才的重任。
十九、灌浆岛监督观
监督是关爱的阳光,监督是真善美的证明;
任何权力失去监督都会腐败,没有监督的信任是脆弱的。
灌浆岛的各个部门是相互独立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没有总经理的指令,一个部门一般不介入其他部门的事务,特别是各工程队(大队),派出去就是一个独立的施工单位,在离公司几千公里的地方,山高皇帝远。这就需要企业有权威、有效的监督系统,保证各部门工作的高效率,制止可能发生的作弊甚至腐败行为。
任何权力失去监督都会产生腐败。一个部门,虽然人不多,牵涉面不广,但毕竟有人、财、物的处置权,对此一定要正确使用,不容许以权谋私。曾有这样的案例;某工程队在某工地施工,需要购买水泥、钢材等材料,供应商就找上门来,向负责采购的人员提出“少买多报”或“买低报高”之类的“建议”,取得利益一起分赃,但被我们的有关人员拒绝了。这固然是员工觉悟高,不谋私利,也说明了是公司的监督到位,使可能有那么一闪念的人也不能不有所顾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种监督,是对每一个员工的关爱,使大家头脑中时时警钟长鸣,自觉远离假恶丑,不致为小利而失大节,使人格蒙尘,道德缺失,丧失做人的尊严。
监督可以防微杜渐,警醒痴迷。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某两个员工一起出差,在报销误餐费时两人没有沟通好,分别都报了对方的,造成重复报销。经过审计监督,发现了这个问题,及时纠正并提醒他们,使他们后来不再出现这种违反财务制度的现象。这就显示了监督及时的好处,要不,等到违规行为出现多了,事情的性质也就转变了。
有了监督,就能清楚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事,为他们的道德高尚、正直为人作出有力的证明,防止流言蜚语、污蔑不实之词对他们的伤害,维护了真善美。
正常的监督与对人的信任并不矛盾,反而互为依靠,相得益彰。为了信任,必须充分了解,这就要有监督;有了监督,能够对对方充分了解,从而增加了信任。
在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在法庭宣判时,或者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被绳之以法的贪官总是发出埋怨,“要是早点有人监督我,我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可见,监督是关爱的阳光,连腐败分子都体会到了,可惜,对他们来说,这是迟来的体会了!
二十、灌浆岛问责观
对故意犯错者从严;对无意过失者从仁。
“问责制”就是追究责任的制度。
法律术语的“问责制”称之为法律责任的追究。根据宪法和法律,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承担应由他(他们)承担的责任,包括道义责任、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政府还必须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以保证责任的实现。
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灌浆岛的“问责”,就是借鉴社会上的问责制,对负责某部门工作的中层干部和负责做某件事的人失职行为造成的后果追究责任。
实行“问责”,有利于提高干部、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区分良莠,让庸人露馅,让金子发光,为提拔、使用干部提供依据。
问责,重点不在“问”,而在于增强他们的“责”。灌浆岛的“问责观”,有“从严”、“从仁”之别,这是根据企业的性质、实际情况和当事人的做法不同而决定的。
有个别部门负责人,对公司的决定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合自己口味的就执行,不合自己口味的就阳奉阴违,甚至公开表示不满,工作出现严重失误;有些员工,对公司交办的任务敷衍了事,给公司造成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还有个别干部与其他人、其他部门采取“不合作主义”,以邻为壑,甚至不听公司领导的劝告,一意孤行,使工作难以开展……这些都是故意犯错的行为,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对当事人一定要从严问责,否则无以警戒犯错者,无以教育其他人,无以肃整规章,无以从严治理企业。
有些失误,虽然也造成了严重后果,但当事人是出于无心之过,是水平有限和能力不济而造成的,那就要“从仁”处置,网开一面,给出路,教方法,以利今后吸取教训,把工作做好。
“从仁”与社会上流行的“从宽”只有一字之差,但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宽,是在认定有罪的量刑尺度范围内以最低标准处理;而从仁,则是从善意出发,为好心做错事的指出弊端,指明方向,不一定会给予处罚。
一个“仁”字,宅心仁厚,突出了灌浆岛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宗旨,表现了企业经营者的仁心仁术。
二十一、灌浆岛干部观
高层干部:识人、用人、会办事。一般干部:服务师、教师和榜样。
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灌浆岛把干部当作企业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企业发展大计的中坚力量。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干部,担负不同的职责,有着不同的要求。
包括总经理在内的公司高层干部,其职责是制定企业的发展大计,聚集能为公司出力献策的优秀人才,领导实施重大决策,带领全体干部、员工为实现企业的长远规划而奋斗。
要很好地履行这些职责,首先要“识人”,即是能够发现人才,也就是说要有“伯乐”的锐利眼光,认琼琚于璞玉之内,识英雄于未遇之时,能发现人的潜质,看好他是能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的能工巧匠。
“识人”的目的是“用人”,作为企业高层干部,敢于用人,善于用人是很重要的,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人才的最佳状态。知人而不善任,等于不知,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强将派到主战场,这是用人的关键。
办企业千头万绪,有许多事情要办,作为企业的高层干部,一定要“会办事”,就是说,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人际沟通能力和公关工作经验。现代社会中,会办事很重要,办不好一件件具体的事,企业根本就没有存活的可能。做人的成功源于办事的成功,企业的成功更加是办事的成功。
至于大队长、工程队长、科室主任等一般干部,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者,是企业生产的组织者和日常事务的操办者。对外,他们对承接的工程任务负责,对服务对象负责,以优质服务为公司扬名立万,担当着服务师的角色;对内,他们带领员工做好本职工作,要以身作则,起着教师和榜样的作用。
没有全体干部的努力和带头作用,就没有灌浆岛的成功。
二十二、灌浆岛组织观
组织重于管理。
要办好一家企业,设计好组织架构是最重要的。管理要靠组织,组织重于管理,有了好的组织,管理就能事半功倍。
商界奇才李嘉诚对搞好企业“组织”很重视,他说:“机构大必须依靠组织,在二三十人的企业,领袖走在最前端便最成功。当规模扩大至几百人,领袖还是要去参与工作,但不一定是走在前面的第一人,要大就要靠组织。”
他还说:“一个总司令,是一个集团军的统帅,拿起机关枪总不会胜过机关枪手,走到炮兵队操作大炮也不如炮兵。但作为集团军的总司令不要管这些,只要懂得运用战略便可以,所以整个组织十分重要。”
邓敬森对企业“组织重于管理”也有精辟的看法,他认为:做企业家不能专,不能钻牛角尖,不能钻进某一个项目,哪怕该项目很重要。企业家要做的事是:抓全面,把握大局,知人善用;要设计好企业架构,站稳制高点,不要让小事缠住手脚。
他按照公司发展规划,精心设计了公司架构图,安排了分管业务、财务、工程、多种经营的副总经理,文化总监、工程总监和工程部、财务部等部门、职位,从董事长、总经理到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员、职务、职数,领导层次等等,都描绘得清清楚楚,纵不断线,横不穿插。
有了架构图,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下级该向谁请示工作,上级该向谁分派任务,就不会乱点鸳鸯谱,管理也就有条不紊了。
根据架构图,公司还要增加哪些部门?还要引进哪类人才?心中有数,分步实施,到时机成熟就可以按图索骥。
架构图可以根据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与时俱进。
有了良好的组织架构,管理就是高屋建瓴,纲举目张。
二十三、灌浆岛市场观
市场会越来越大,除非人类从此不用公路、不住楼房……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办企业要瞄准市场,紧跟市场,只有赢得市场,掌握市场,占领市场,企业才能够生存发展,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清理出局。
灌浆岛对市场预测是科学的,对化学灌浆的市场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对企业的发展前途是乐观的。
化学灌浆是一门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正在上升时期,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列为十大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它又是一门高新技术,用途广泛,在许多领域都大有用武之地。
在交通领域,我国的公路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要建立省际、城际、国际的高速公路网络通道,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大通道,总规模8万多公里,预计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10~230万公里。在此同时,公路已进人了养护时代,维护、修补和加固将是永远的课题。
在水利电力领域,中国有众多的河流,地理和气候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中国的水电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5%,因此仍要大力发展水电。今后20年,是我国水电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部份水电资源将被开发利用。
到2010年,我国要建设大型水库十多座,新建装机总量2730万千瓦的水电站近10座,核电站10余座,这里有许多需要化学灌浆技术的工程。
此外,还有许多穿山、过江隧道正在和将要建设;10余座城市要建地铁;石油、煤碳等采矿业迅速发展等等。
在城乡建设众多的基建项目中,化学灌浆可以解决许多疑难复杂的工程问题。如:大坝的基础防渗帷幕灌浆、软弱泥化断层破碎带的加固、石油钻井的堵漏和护壁加固、隧道与矿井施工中的大流量涌水的止水处理、混凝土构件细微裂缝的补强处理、各种地下工程的基础补强和防渗漏处理、桩基处理、边坡稳定处理、高速公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快速补强加固、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等。
这些基建工程,总投资达几十万亿,化学灌浆只要在其中分得万分之一份额,就有几十个亿!何况,国家在不断发展,项目在不断上马,公路在不停延伸,楼房在不停建起,可以想象,这个市场是多么大!
灌浆岛对化学灌浆的市场前景是十分乐观的。只要人们要居住、要出行,社会要发展,就有化学灌浆的用武之地,就有灌浆岛的市场。
二十四、灌浆岛文化观
企业文化的任务: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氛围,形成一个具凝聚力的核心。
归根结底:企业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取得成功。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的发展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创新紧密结合,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微观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
文化是一种力量。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这种“力”,也可以叫六种功能,企业文化的这六种力量、六大功能,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
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企业形象都是企业的差别化战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家的素质和决策力决定的。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
灌浆岛的企业文化是邓敬森创立和确立的,他是灌浆岛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
邓敬森从亲身体会中认定:灌浆岛的工作性质、特点与古代的圣贤大禹治水有许多共同点,因而确定把“大禹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础,概括成为“禹皇文化”。其核心有三部分:工作目的是为民除害,解除工程界世界难题——构筑物和公路病害;工作方法是壅塞不如疏导;工作精神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灌浆岛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别的企业不可模仿的。
大禹精神激励着灌浆岛全体员工,这一独特的企业文化也成为灌浆岛发展的强大牵引力,由此形成了灌浆岛的经营理念、价值观,成为灌浆岛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在邓敬森的倡导下,灌浆岛确立了这一独特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中,体现在经营实践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方式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充满活力的组织气氛,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灌浆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
二十五、灌浆岛工作观
激情创造,享受工作;让工作快乐起来。
在人的生活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不应把工作看成是为了获取薪酬、为了谋生才去做的事,也不应把它看作一个负担,而应该把它看成生命的一种需要。如果一个人不工作,在工作中找不到他自己的需要,那么他永远也不会得到快乐。
把工作看作人生的一种需要,这才是积极的工作观。一个人如果很有钱,因此一生中什么工作都不做,整天无所事事,吃了就睡,睡醒就吃,他可能会寂寞而死,并且很短命。从工作中得到的乐趣和成就感,是别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比拟的。人们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积极地、创造性地工作,才能拥有成就感,才能体会到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灌浆岛人有着积极的工作观,每做一项工程,都是在激情创造。当我们看到倾斜的建筑物被我们“一针搞掂”、改“斜”归正时,当我们看到沉陷、破碎的高速公路被我们调平补好时,当我们看到面临拆掉重建的危桥被我们巧施妙手而起死回生时,当我们看到被水泡浸、严重沉陷,不能通车的铁路被我们不到一天就修复通车时,我们的心中怎能不充满成就感?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这就是我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足以自豪,足以快乐!
灌浆岛人是在享受工作的。尽管有时工作环境恶劣,充满困难,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大家毫无怨言,没有退缩,每天迎着朝阳到工地,披着晚霞回营房,烈日晒当蒸桑拿,小雨洒当出汗水,大雨淋当冷水浴,以乐观主义精神迎接艰难困苦的挑战。
心中有理想,眼前有目标。才能激情创造,才能享受工作,工作也就快乐起来。
二十六、灌浆岛变化观
视变化为机遇。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面临的情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如何看待变化?如何应对变化?
变化带来的影响有好的,也有不利的,精明的人会趋利避害,把变化造成的坏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把变化带来的好处全收尽用,让变化为自己服务。
灌浆岛的主要业务之一是高速公路养护,早期的高速公路路面是混凝i铺的,所以灌浆岛一直以来开发的化灌新技术都是针对混凝土路面缺陷修补的,用起来得心应手,创造了不少奇迹。
进人新世纪,高速公路路面采用改性沥青铺设,原有的在水泥路面上使用的养护技术,有些在沥青路面用不上了。面对这一变化,灌浆岛人没有感到失落和丧气,而是看到了它的巨大商机:沥青路面养护也离不开化灌技术,我们在高速公路养护上还有很大的优势。
于是,公司研发了针对沥青路面病害治理的“沥青路面板底灌浆技术”和“沥青路面横缝处理灌浆技术”等新技术和一系列新材料,用来治理沥青路面病害一样得心应手,开拓了沥青路面病害整治的新天地。
视变化为机遇,创造条件驾驭变化,让变化对自己有利,这是积极、进取的变化观,这是灌浆岛在变化中能够一往无前的法宝。
二十七、灌浆岛机遇观
不是等待机遇,也不是寻找机遇,而是创造机遇。
机遇,包含了机会和偶遇两个方面。其中,偶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偶然性很大,要懂得抓紧才能为己所用;而机会则到处存在,关键看你能不能发现它甚至创造它。把“机”与“遇”连在一起,就减少了“遇”,增强了“机”,给了人们发现它、把握它、利用它、创造它的机会。
有一首歌唱得好,“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机遇也不会从天降,更加是等不来的,等待机遇,无疑是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只能是徒劳无益。
在灌浆岛的创业史中,有过无数创造机遇的精彩片段。“DCG工法”创造出来后,一段时间未能被人们认识、使用,但邓敬森并没有坐等人家上门,而是主动出击,创造条件让新技术亮相、扬威,在隆安大桥“厄运大拯救”中终于脱颖而出,成为治理路桥症害的得力法宝,也为公司奠定了化灌行业王牌军的基础。
这是一个创造机遇的成功典范。
二十八、灌浆岛细节观
决策上漠视细节,实施上重视细节。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绝对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男子到姑娘家里去求亲,姑娘的父亲见他生得高大威猛,英俊潇洒,穿得整齐光鲜,说话也还得体,家庭条件也不错,就初步应允了女儿与他的婚事。此人以为大功告成,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当他告辞出到门口时,一个老乞丐不小一心碰了他一下,他勃然大怒,把老乞丐一把推开,扬长而去。他的行动被在门口送行的姑娘的父亲看见,看出他为人势利,没有同情心,就拒绝了亲事。这位仁兄功亏一篑,就在于一个细节上暴露了他的缺点。
楚汉相争时,在“鸿门宴”上,项羽的军师埋伏了兵马,欲杀刘邦。刘邦在谋事张良、卫士樊哙的帮助下,借上厕所的机会,逃出了项羽的军营,但他还想回去向项羽告别,认为要讲“礼貌”。张良对他说: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好像鱼肉,大难当前,逃命要紧,还顾得上什么礼貌不礼貌!“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就是张良对细节问题精辟的看法:做大事者不应当拘泥细枝末节。
中国有句名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也是说,在决策上(大事)要漠视细节,大刀阔斧,不要纠缠细枝末节,影响大局;在实施时(着手做)则要注重每一个细节问题,一一解决,不能有任何疏漏,更不能因为某一个环节做不好而耽误了大事。
这也是伟人毛泽东说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意思。
灌浆岛的细节观就是这个道理。
二十九、灌浆岛管理观
壅堵不若疏导;和谐管理,自主管理。
有人说:管理者只要抓住了人的本性需求,就是抓住了管理的命门。
人的本性需求,就是上面所说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较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包括感情和归属感的需求)、对尊重的需求(包括自尊和得到他人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理想的需求)。
管理者充分尊重被管理者,使他们对企业有归属感,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理想,这样,企业管理就是理性的,就会事半功倍。
由灌浆岛的企业文化知道,公司在管理上贯彻“壅塞不如疏导”的理念,尽量满足对员工的本性需求,尤其是体察“人是喜欢发财致富”、“羡慕当老板”的这一本性,制订了“群岛战略”和“老树盘根”模式,支持、鼓励和帮助员工实现发财致富、做老板的理想。灌浆岛抓住了本性需求这个命门,所以企业管理是高屋建瓴,顺利、通畅、高效。
管理没有完美,只有和谐。管理中,企业将对人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重在沟通,实施和谐管理、人性化管理。强调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用宽容和信任赢得人心,消除短视思想,追求可持续发展,以平和之心看待员工中发生的矛盾冲突,用全局观念化解矛盾和分歧,以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和谐管理,就是要找到合理的管理途径。灌浆岛把管理权下放到工程队,公司只制订若干管理条例,让员工以队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出勤、施工、伙食、队务、绩效等都由队长负责,公司只作宏观调控,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考评。
和谐管理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激励”,懂得激励,就掌握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管理的钥匙。实现了和谐管理、自主管理,企业管理者就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灌浆岛的管理观念,就是要追求“无为而治”。
三十、灌浆岛合作观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做一回生意交一批朋友。
现代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社会。
通常的情况是:为了得到某项业务,竞争双方为了“赢”对方,势必在价格、质量、工期等方面各出奇招,与对方比高低,拼个你死我活。往往是:在杀伤对手,一方取得“胜利”时,该项业务已无利可图了,实际上“赢方”也是输家,结果两败俱伤。
爱拼未必赢,智者在生意场上与对手竞争,不是一味死拼,而是追求双赢,自己赚也要让对方赚。
要看到:竞争并不是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竞争带来的是短期的、眼前的利益,而合作带来的则是长期的、根本的利益。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竞争对手也是互相依存的。站在整合资源的高度来看竞争,竞争对手也可以变成合作伙伴,别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社会的资源也是你自己的资源。设防不如联手,合作胜于竞争。
对不是竞争对手的业务交往中的甲乙双方来说,合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合作可以互惠共生、各得其所,达到双赢。
基于这样的合作观,灌浆岛在生意场上从不做损人利己、更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胸怀坦荡,公平竞争。与竞争对手坦诚相待,对业主甲方开诚布公。谈生意,不走歪门邪道,招投标,不搞小动作,不设陷阱引人入瓮,不下损招置人死地,赢了不趾高气扬,输了也会向对手表示祝贺。
常常有这种情况:某项工程被别人拿走了,但他们对怎样做没有把握,要向灌浆岛请教,灌浆岛也毫无芥蒂地诚心帮助他们;某单位把一项工程交给了别人,但他们做得不理想,就转向灌浆岛求援,灌浆岛也不幸灾乐祸,而是热情地伸出援手。
买卖不成仁义在。在一次次的业务洽谈,生意竞争中,灌浆岛始终贯彻合作为主的理念,未做生意,先交朋友,做一回生意,交一批朋友。
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在合作中促进竞争,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种下了友谊的种子,使灌浆岛的朋友遍天下。
三十一、灌浆岛服务观
没有100%完美的技术,通过真诚服务,却可以使顾客100%的满意,甚至感动。
灌浆岛从事的化学灌浆工程,是服务性的工作,许多时候是为某些大工程、大项目起辅助作用的。“构筑物的良医”这一美称,就充分体现了灌浆岛的服务性质和令人满意的真诚服务。
医生是为病人服务的,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灌浆岛是为整治构筑物的病害服务的,治理裂、漏、沉、斜是他们的本行。
良医的技术不会100%完美,也有不能医治的病例,不能起死回生,但人们称其为良医,就是因为他们仁心仁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病人真诚服务。
灌浆岛的服务观是客观的。世界上确实没有100%完美的技术,整治构筑物的病害不可能次次术到病除,毕其功于一役,有时甚至会“走麦城”,说能够绝对解决所有的工程缺陷问题,那是吹牛。灌浆岛说没有100%完美的技术,是实事求是的。
但灌浆岛的服务观又是讲究主观能动性的。技术不够,服务补救,真诚的服务,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促进了事业的成功,使客户对他们的优质服务深感满意,被他们的认真负责精神所感动。
325国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交通干线,病害较多,前年把整治路面沉陷病害业务交给广东灌浆岛。由于路基年代久远,病害原因复杂,整治比较困难,效果不如人意,但灌浆岛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满意就重来,直到做好为止,使业主深受感动。
三十二、灌浆岛竞争观
以专制广,以快制慢,以强制大,以柔制刚。
商品经济是竞争的机制,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身处商海中,竞争不可避免,尽管灌浆岛在经营事业中强调合作,淡化竞争,但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商品社会中,你不想竞也要竞,你不愿争也得争。只有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才能有效地制止竞争,赢得合作,这与灌浆岛的合作观是不相矛盾的。
在激烈的商战中,如何投身竞争?如何赢得竞争?
观念决定成败。灌浆岛的竞争观念是:
以专制广。专,就是发挥专长,业务专一,技术专业,产品专利,做事专心,引起专注,成为专家。一言以蔽之,就是专做灌浆,心无旁骛。邓敬森在所著的《化学灌浆产业化发展道路初探——“群岛战略”构想》一文中对“以专制广”作了很精辟的论述:“要达到刻板化,首先就要坚持专业化,就是专做化学灌浆,做‘专’化学灌浆,其他的‘一概不闻不问’,甚至是专做某一方面的化学灌浆,独沽一味,越专越好。不能见到有什么业务都去接,有什么活都去干,那样就会影响‘专’”。
“专做化学灌浆”与“做专化学灌浆”,比什么都做的“广”在竞争中更有利,可以在一个专业中占领制高点,别人想来争也争不了。
以快制慢。快,就是要快速反应,快攻速决。在电影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敌我双方在山的两边拼命上爬,抢占制高点,我方比敌人快了几秒钟到达,先发制人,取得了胜利。这就是以快制慢的最好注解。灌浆岛把“快速反应”的观念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无论是接业务,还是做工程,都比对手快一步,哪怕是快三秒,也能够在竞争中稳操胜券。
以强制大。“强”与“大”有时是同义的,有时又不相同,大,不一定强,强,也可以不必很大。一根铁丁,体积不大,一块木板,体积可以比铁丁大很多,但木板穿不过铁丁,铁丁却可以穿透木板,因为铁丁的质量比木板强,这是一个很显浅的例子。还有,国民党军队有800万人,有美式装备,不可谓不大;共产党的军队只有80万人,还是“小米加步枪”,对比起来显得很小,但共产党军队素质强,最终战胜了比自己大的国民党军队,赢得了天下。这是耳熟能详的“以强制大”的故事。
灌浆岛在中国的化灌产业中,论规模、论人数还不是一个大型企业,但却注重“修炼内功,内强素质”,发明了不少专利技术和材料,是一个技术力量强,创新能力强的强势企业,可以能一些大型企业所不能,敢于承接其他大型企业不敢承接的业务,并且完成得非常出色,成为行业的排头兵。这就是“以强制大”的结果。
以柔制刚。柔与刚是矛盾的对立面,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方法。在某些场合中、某些事情上,柔比刚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有一个故事,发人深省:南风和北风打赌,看谁能使在路上走的一个人把衣服脱掉?北风先来,它使劲地吹,把路上的小树都吹弯了,可北风越大,那个路人就把衣服裹得越紧,北风吹了半天,那人始终不肯脱衣服,无可奈何,只好认输。轮到南风上来了,南风轻轻一吹,路人觉得暖和了,就把衣服松开了,再吹一会,路人觉得热,出汗了,就把衣服脱了下来。结果是南风赢了。
在这个故事里,北风用的是“刚”办法,想用强劲的手法把路人的衣服脱下来,结果,你刚人家也刚,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用的则是“柔”的手法,以柔克刚,最终达到了目的。
灌浆岛在激烈的竞争中,决不与人硬碰硬,而是以柔制刚,想办法扬长避短,巧妙地打开局面,赢得商机。
三十三、灌浆岛人际观
简单的人际关系,君子之交,上善若水。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一个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体现了他的修养、风度、品格、素质。一个单位、企业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体现了这个单位、这家企业的精神面貌、管理者的水平和它的发展前途。
如果一家企业,人与人之间像好斗的公鸡一样你瞪着我,我瞪着你,为了一些鸡毛蒜皮也争得不亦乐乎,互不相让;或者是派系林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际关系复杂得象东周列国争霸一样,那么这家企业真正是一家“发展有限公司”了!
有人打工,来到一个这样的企业,他和张副经理说多两句话,李副经理就不高兴,以为他想巴结张副经理,是张的人;如果他和李副经理笑一笑,张副经理就起疑心,以为他和李副经理是一条心,想整跨自己。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环境氛围中,就像一个夹心饼,时时刻刻要提防、小心,谁能有心思工作?
灌浆岛的人际关系十分简单,员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得到肯定,只要创造出成绩,就会得到提拔、晋升,不用向谁送礼、不用与谁拉关系。公司领导使用人,安排工作,完全是看其能力、绩效,无能者就是天天向领导抛媚眼、送秋波,也不会受到重用和提拔,相反,其行为还会受到鄙弃,提早下岗。
灌浆岛对外的人际关系也一样简单,就算是业务往来单位,在他们那儿常常拿到工程来做的“衣食父母”,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从不搞请客送礼那一套。公司奉行的是:你把工程交给我,我把优质服务还给你,决不偷工减料,决不出现“豆腐渣”,决不给业务关系人带来麻烦。
君子之交,上善若水,是最文明的人际关系,也是最好的人际关系。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的字面含义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这才是最谦虚的美德。”
一个单位,如果人与人相处像火一样,气势汹汹,互不相容,互不相让,像红楼梦里说的“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样的人际关系是火,是令人心烦气燥,容易产生窝里斗,那这个单位必定兴旺不了。
灌浆岛主张“君子之交、上善若水”,就是希望人人都有最谦虚的美德,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不要互相争斗,避免内耗,而是像水一样互相滋润,互相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