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创建强势企业
走出了夹缝,邓敬森和他的公司昂首阔步,高歌猛进,致力创造中国化灌产业的现代化企业。
没有确立现代化意识的企业家、企业员工,就不可能有现代企业制度。一家企业要办得成功,说到底要靠创新观念,要靠一种新的文化意识的确立。
创新观念、改变文化才能改变人,改变人才能真正改变体制,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和运行机制,企业活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美国著名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总经理小托马斯•沃森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久地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邓敬森坚持创新观念,敢于打破陈旧思路,在广东灌装岛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和运行机制,合理使用人才,善于创新理念,保持技术、材料、设备“三领先”,充分发挥活力,把广东灌浆岛打造成一家强势企业。
一、善用人才
一家企业要办得成功,取得成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人和,即是能聚集人才并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是生产过程中能动的生产要素。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做多强,并不取决于它获得了多少物质资产、多少资本,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它的管理人和它的员工。
月有阴晴圆缺。企业兴衰乃是常事,但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败”。企业的人才资源区别于企业其它资源因素的最根本点,就在于它是人性的力量,具有其它资源因素所没有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其它资源因素也只有与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广东灌浆岛公司十分重视实施人才战略:诚意招揽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大胆重用人才,努力培养人才。
这一节,我们从公司的骨干队伍构成,看看广东灌浆岛的用人高招。
1、人才观念
(1)不拘一格用人才
什么人是人才?这似乎很难有一个严格的界定标准。如果按人素质层次的不同,可以把人才划分为技能性、经验性和智慧性三类。
技能性人才是指有某方面技术专长,并具备一定开发和创新能力的人。他们全面性不够,缺乏对市场、品牌和消费行为的认知。
经验性人才一般都是从行业底层做起,熟悉产业链的全过程,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但通常没有足够的新知识,学习能力和提升能力差,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较差。
智慧性人才是有知识、有技能、有经验的人,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有全局观和操控全局的能力、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非凡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调能力,是高素质人才。
一家企业应该是以上三种人才并重、并用,才能使企业的人才结构合理,适应企业运作和发展的需要。
邓敬森认为:企业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高素质人才是广东灌浆岛重要的资源,但不是唯一需要的资源,经验性人才和技能性人才是本公司必备而且应该占大多数的。
(2)人才也有“保质期”
许多产品尤其是食品都有保质期,保质期一过,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甚至作废。
人才也有“保质期”。处于“保质期”的人才雄姿英发,做事易出成果,要在“保质期”内使用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如果“过时”了才使用,就难以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就会浪费人才。
古往今来,不少人在青年时代获得的成就比壮年、老年要大得多。宋朝文学家苏东坡年轻时才华横溢,冠绝一时,却得不到朝廷重用,进人中年以后,文思就逐渐退坡了。当时就有人评论他的作品,认为后来不及当初,说:“人之才气,须及时用之,过时而不用则衰矣!”
过时而不用则衰,就是错过了人才的“保质期”,使用也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了。
“论资排辈”的做法往往使青年才彦在他们的“保质期”内得不到及时的使用。有些领导者总是认为青年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总是说让他们独当一面还“嫩”一点,将他们搁置起来,该培养的不培养,该使用的不使用。到人老珠黄,过了人才的“保质期”才想起使用他们,这就影响了人才价值的最大发挥。
广东灌浆岛在人才使用上不讲论资排辈,不论是新人还是“老臣子”,只要你有才能,就立即重用你,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观念,并且特别注重培养新人,培养年青骨干,使这些风华正茂的人才能够在“保质期”内脱颖而出,为公司贡献才能的同时也尽早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被当作鼓舞人努力求上进的警句,流传了100多年。
但一支军队中,将军毕竟是少数,能当上将军的士兵也只能是极少数,而士兵占大多数,面对现实,许多士兵也就打消了想当将军的念头,实实在在地当一个好士兵。
最好的士兵应当是一心想着怎样当好一个士兵,擦好他的枪,放好他的炮,站好他的岗,而不是老是想着怎样去当将军,这不仅是一个个人志向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是否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问题。
好士兵不会眼高手低,不会只想着将军而不肯站岗放哨、不肯冲锋陷阵、甚至不择手段踏着同伴的尸体往上爬,而是做好一个士兵应该做的事。
有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军队才能成为军队,队伍才会稳定,才会有顽强的战斗力,才会无往不胜。
所以,邓敬森认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而且是真正的好士兵。
他既看重有志气、有才能的人,也看重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人,尽管这些人在公司没有担任什么领导职务,做了好几年还是熟练队员,但他还是十分倚重他们,赞扬他们是公司的脊梁。
2、用人原则
(1)不必用最优秀的,但必须用最合适的
时下有的企业招工,往往打出要求高学历的条件,要求是优秀人才,动不动就是博士、硕士,有的甚至连招收一个清洁工也要求具有大专学历,招一个殡仪馆化妆工也要求有研究生文凭。
这些企业的做法,看似重视人才,其实是对人才的误解和无知,而招收大专文凭清洁工、研究生学历殡葬工的举动,不但不是重视人才,反而是对人才的轻视和侮辱。并不是说大专学生不能做清洁工,研究生不能做殡葬工,而是他们招工的观念和要求使优秀人才明珠投暗。
在广东灌浆岛,既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的人员,但也不乏大专、中专甚至普通中学的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发挥了作用,都干得很好。
灌浆岛公司用人有一条准则,就是:用人不必用最优秀的,但必须用最合适的。这一用人观念体现了邓敬森不慕虚名,只求实效的实干家精神,是广东灌浆岛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崛起的诀窍之一。
有博士名衔的人,无疑是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但未必是灌浆方面的专家,不一定适合公司的要求。
导弹专家、原子能专家是国家最好的人才,但他们也未必能在化学灌浆界发挥作用,所以,办化灌企业不一定要用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而是适用就好,邓敬森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那些没有很高学历、没有什么衔头而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往往在某方面对公司有用,他们在这些岗位上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也能为公司作出贡献,这些人就是对公司最适合的人才。
春秋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逃难时,遇到一条大河阻挡去路,众多的门客(即是他收罗的人才)束手无策,但有一位平时他不怎么看好的人,能大声呼叫,把河对岸的船叫过来,将他们渡过河,脱离了险境。在这里,叫得最大声的人,不是春申君人才库中最优秀的人才,但在此时却是最有用的。
曾经有一位读经济管理的博士生,看到公司的招聘启事,到来应聘。他确实是一位高材生,讲起企业管理的理论来一套一套的,不论是西欧、北美的,还是日本、香港的,头头是道,滚瓜烂熟。
求才若渴的邓敬森对他十分器重,让他当总经理助理,协助自己搞管理,并请他对企业发展做出规划。
此君用西方国家“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来衡量广东灌浆岛,觉得灌浆岛公司这也不合“规矩”,那也不符“法则”,“毛病”很多,一无是处,呆了一段时间,别说发展规划,连一篇工作计划也交不出来,只好自己辞职走了。
还有一位研究应用化学的硕士生来到公司应聘,他下车伊始,就问实验室的规模、设备如何,工作、生活的条件怎样?当时,正是刚刚买下废弃的厂房,基地百般待举之时,邓敬森反复强调这是起步时期,实验室可以按他的要求配备、完善……希望他留下来,在这里将会大有用武之地。但他觉得这里“一穷二白”,不合他的“理想”,呆了三天就走了。
而公司有一青年员工,学历不高,但实际操作能力相当强,机械、电工都懂,在供电、水电安装、冷气、电视管理等搞得整整有条,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深得大家好评,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还有一位员工,岗位是机修工,他肯钻研,勤学习,对公司的钻机、灌浆泵维修很有本事,而且还动手、制造搅拌机,成为技术革新能手。在配合邓敬森发明、制造多功能高效灌浆车的工作中,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该专利的第二发明人。
“人才不必用最优秀的,而必须用最合适的。”广东灌浆岛的这一用人法则是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的,这也是它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
(2)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灌浆岛公司在用人的时候,关键的不仅是看这个人的能力有多大,更关心的是他值不值得信赖,对公司忠诚不忠诚。
公司使用一个人,把技术传授给他,把人员交给他带领,把部门交给他管理,他是为企业发展忠心耿耿地工作?还是利欲熏心、把公司所给的一切为己所用?这就取决于这个人的忠诚度。
一个忠诚而没有能力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固然不会起什么作用,然而,一个有能力但不忠诚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则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泄露公司机密;有意造成错失;误导企业领导人做出重大决策等。即使不发生败德行为,这些对企业缺乏忠诚的人也会因为一些小小的事情而随意离开企业,使企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忠诚度是灌浆岛用人的一个衡量标杆。对公司不忠诚的人,任凭他有屠龙之术,有做“飞机鼻”的本领,也决不重用。
有一个员工,从“桂林科达”就跟随邓敬森干化灌,技术比较熟练,有一定的能力,曾被任命为工程部副经理。2003年,此人行踪诡秘,和一些身份不明的人明来暗往,吃吃喝喝,有背叛公司的倾向。
邓敬森察觉他的动静,向他或明或暗地提醒过几次,希望他改弦易辙。
但他并无悔过之意,反而变本加厉,与那些人接触更加频繁,还在部分员工中散布对公司的不满情绪,想挑动这些员工跟随他“跳槽”,另立山头,与灌浆岛分庭抗礼。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对公司怀有二心,是个原则性问题,关系着公司的成败兴衰,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容忍。邓敬森毅然决定,撤消他的工程部副经理职务,回二线另行安排工作。
此人见事情败露,连忙以请假探家为名,一去杳如黄鹤。
此事幸好处理及时、果断,才没有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
而对公司忠诚度高,为公司尽忠尽职的人,就要尽量提拔使用,即使他在工作中有小小的过错,也不要轻易怀疑他、否定他、撤换他。
公司有两个科室的负责人,一个易于冲动,讲话欠缺艺术,是个“急先锋”,常因一言不合和同事甚至客户争执,邓敬森没少批评他,他也说要改,但还是会犯;另一个则是个“慢郎中”,做事抓得不紧,分配给他的任务总不能按时完成,邓敬森也没少生他的气,但他像头老黄牛整天忙碌不止,任劳任怨。
邓敬森知道他们都是对公司忠心耿耿的人,对他们的缺点是热情批评帮助,并没有抓住他们的缺点不放,不因噎废食,而是对他们委以重任,倚为臂膀。
忠诚度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考察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能不能从内部提拔重要的管理人员,是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
(3)不任人唯亲,但举贤不避亲
民营企业在创始时期,许多老总常常是重用自己的亲朋戚友来帮助打天下,所谓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还须父子兵,这是由于中国的国情等客观条件造成的。
而不少民营企业在有了一定规模后,不能更上一层楼,反而衰败下去,究其根源,也是由于在企业管理中家族关系处理不好,外戚内亲在企业中为所欲为,以至政令不通,决策失误而造成的。
有管理学家认为:民营企业长不大、做不强、活不久的重要原因在于任人唯亲。此言信哉!
邓敬森清醒地看到这一点,所以在广东灌浆岛,他决不搞任人唯亲,许多重要岗位负责人不是他的亲属、亲戚,而是毫无关系的“外人”。
亲戚要来公司做事,找碗饭吃,可以,但一视同仁,不能有什么特殊照顾,从普通员工做起,做得好,升工资,升职务,做得不好,一样“炒鱿鱼”。
他有个舅舅,从国家单位退休了,想到公司找个事做,好打发退休后的时光。邓敬森见他在政府机关当过科长,以为他的工作经验可以对公司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就安排他在办公室工作。谁知他把在机关上班的那一套带到公司里来,上班时看看报纸,走来走去找人说闲话,交给他的几件任务都没有完成,影响很不好。
邓敬森见他如此,就坚决把他炒了,让他回家安度晚年。
还有一些婶婶、姑姑、堂兄弟等亲戚也想沾他的光,在公司谋碗“自在饭”吃,但因为他们不是没有一技之长,就是嫌做员工没面子,不久都卷起铺盖走了。
所以邓敬森被很多亲戚怨恨,说他没有“人情味”,开间大公司让外人赚钱,不肯照顾自己的亲戚。
但亲戚中有能力的人,邓敬森也不会因为他们是自己的亲戚,为避嫌疑就不敢使用,而是内举不避亲,照样重用。
他的一位堂弟,跟随他从创业时起干到今天,忠心耿耿,技术熟练,管理内行,而且不怕艰苦劳累,成年累月在外奔波,经常“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员工中威信很高,从队长一步一步升上来,被提拔为公司工程部经理。
他的一位表弟,也是他“打天下”时的左臂右膀,曾经参加过和管理过许多主要工程,为公司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从队员、队长一直当到工程部负责人,最近也被提拔担任副总经理,负责公司一线的全面工作。
他的一位叔叔,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做事勤恳细心,认真负责,被委任为公司一线仓库主任。他把仓库管理得有条有理,受到员工们爱戴,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还有不少有能力、有技术、负责任的乡亲,担任了大队长、工程队长的职务,为公司发展作出贡献。
在邓敬森眼中,这些人受到重用,因为他们是人才,而不单是亲戚或者老乡。
举贤不避亲,好!由于公司录用了不少有才能的乡亲,对公司的稳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家乡脱贫致富奔小康起了推动作用。不少灌浆岛员工在家乡建起了新楼房,被当地人称为“灌浆岛街”,有的在县城、市区购买了商品房,成为城市居民。
3、“猎头”行动
邓敬森十分重视人才,千方百计招揽人才,爱才若渴,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对公司有用的人聚拢到灌浆岛公司旗下来。
当下有些企业招揽人才,采取的是“挖人”的办法,就是把别的企业的精英用高薪、高待遇弄到自己的企业里来,为自己服务。有人把这种做法叫做“猎头”,而专门为别人“挖人”的中介机构也就应运而生,称为“猎头公司”。
邓敬森不赞成“猎头”,更不赞成从别人手中“挖人”,他坚持“互利互惠、共荣双赢”的原则,他的“猎头”行动,不是损害别人利益的“挖人”,而是招揽社会的“遗贤”,发挥人才的余热。
现在,就从广东灌浆岛的几个高级顾问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情况,来看邓敬森是怎样展开“猎头”行动的。
(1)享受政府津贴的技术总监
广东灌浆岛的发展,离不开它的技术总监熊厚金教授。熊厚金既是我国化学灌浆界的著名专家,也是邓敬森进人化灌行业的领路人,既是传授邓敬森学问的良师,更是引导邓敬森如何为人处事的益友。
熊厚金,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级高工。从事化学灌浆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40多年,主持并参与了成昆、贵昆、京广复线等铁路建设的化灌工程,在国营711矿、高州水库及香港、澳门的隧道建设等上百项工程中,采用化学灌浆技术使工程疑难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并且获得各种奖项。1965年参加我国大三线建设,置身于科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主战场。
1979年,他率领中科院广化所的化灌工艺组专门承包化灌工程业务,率先将无偿的技术服务改变为有偿的技术承包责任服务,使其具备了技术服务公司的雏形。
1981年,他正式注册挂牌,率先成立我国第一家专业化的化灌公司,效益显著,获“全国首届优秀科技企业实业家”银奖,事迹入编《中国优秀科技实业家小传》。在此同时,他对组织专业学会、举办国际和国内有关学术会议、培养化灌人才起了组织和推动作用,还编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
退休后,他对为之奋斗的化灌技术的有关理论、材料及其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完成了一百多万字的专著《岩土工程化学》。该书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的赞赏,并作序推荐,由自然科学基金委赞助出版,受到科技界与工程界各方面的好评。
他还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文物保护奖”、“国家新闻出版奖”以及科学院、省、部委级的“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熊厚金思想活跃,思维超前,在他的论文和专著中,提出了很多前瞻性的论点,提出了“岩土工程化学”、“土建中的高分子功能材料及新技术”、“绿色化学”、化学灌浆的“原位加固”、“化灌是一门艺术”等新概念。
“化灌是一门艺术”的观点,丰富了化灌的文化内涵。他认为:
“中国人要将化学灌浆工艺不只当作一项技术,而且更要将其视作一门艺术,对它要求‘美’的更高标准,基于这种概念,对化学灌浆不仅考虑其技术上的可行性,而且要求它与其它工程措施完善的联合、结合或配合,要求技术上的优化、完美的思维技巧、当机立断的决策。”
“仔细观察我国的许多化学灌浆工程,你会感觉到:它们不单纯是一种技术产品,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作品。它们以风格迥异、构思美妙的形象吸引着人们。在全中国,用化学灌浆处理过的各种工程成千上万,所用的方法和材料形形色色,效果美不胜收,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艺术。”
熊厚金教授对化灌所作的艺术与科学的辨析,使化灌人摆脱了专干笨活、累活的“傻、大、黑、粗”形象,跻身于艺术家的行列。
2000年,熊厚金退休了。邓敬森诚邀他来帮助自己,出任科达化灌公岢的技术总监。
对邓敬森这位昔日部下和得意门生,熊厚金一向抱有好感,知道他是干事业的人,是决心为中国化灌事业发展进步努力奋斗的人,也就欣然应允。
熊厚金不喜欢挂虚名,而是要干实事。他在其位便谋其政,无论在桂林科达还是广东灌浆岛,都是一个出色的技术总监,许多重大工程的胜利,熊厚金功不可没。
2002年,广深准高速铁路暴雨成灾的抢险工程,熊厚金与邓敬森一起在现场指挥战斗,以自己丰富的经验为邓敬森出谋划策,使抢险工程如期顺利完成。
2003年,在熊厚金的指导下,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制成功新产品——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快速修补材料“错立平”,为公司在修复广西南北高速公路上的多处路面错台,消除“跳车”的工程中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使广东灌浆岛创造了在全国第一次使用“错立平”修复路面错台的记录。
2004年11月,在325国道阳江茶山收费站路段严重破碎路面原位整治工程中,熊厚金数次亲临工地,实地考察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的使用情况,通过试验来取得准确的数据,针对性地改进材料配方,为工程完成费心尽力。
还有许许多多的工程,他都积极参与或者协助,总是在监督着技术规范的实施和落实,尽着一个技术总监的责任,为每一个优质工程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不但在技术上,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中,熊厚金也常常积极建言,为作出正确决策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筹办首届中国化学灌浆论坛时,他积极穿针引线,大力推荐有关专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论坛,为论坛顺利举办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熊厚金在技术上毫无保留地帮助邓敬森,在为人处事上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邓敬森。
熊厚金家的客厅墙壁上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的是法国文学家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这既是熊厚金的自勉,也是他为人的写照。
他治学严谨,虚怀若谷,为人坦荡,处事得体,就是在学术上与自己不同观点的人,也能够相处融洽,毫无芥蒂。
熊厚金是个大智慧者,他主张“无为而治”,提倡“中庸之道”;他又是个仁厚长者,与同辈和谐相处,对后辈尊重信任;他很守信用,就连向别人借一本书何时归还之类的小事,也严格遵守说好的时间……
他从不以化灌权威人士自居,只谦虚地自称“化灌老人”,时时以“魂健体刚,情系化灌”自励,并且亲笔题词赠与邓敬森,与之共勉。
(2)教育家、高级顾问
灌浆岛公司基地在阳江市区定鼎之初,百端待举,杂事纷纭。从广西桂林随迁的人员对阳江的人和事不熟悉,连街道的东南西北都不清楚,办事困难较大。公司十分需要有熟悉阳江各方面情况的人。
他想起了自己读高中时的恩师——已经退休的阮世伦校长,想请阮校长来公司帮忙。
阮世伦是阳江教育界的一个“老臣子”,老教育家,德高望重,先后在阳江一中做过教务工作、任过三中教导主任和广东两阳中学校长。
邓敬森在两阳中学读书时,是个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过班长和学生会主席,和阮校长比较熟悉,在学习、生活上都得过阮校长的帮助,对阮校长的学问、为人,向来十分佩服。
邓敬森辗转找到阮校长的联系电话,告诉他自己回阳江发展事业,开办公司了,请他有时间来看看,指导指导。
邓敬森亲自开车迎接阮校长到公司,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这些年来的情况和回家乡发展事业遇到的问题,诚恳地邀请他“出山”,帮助自己。
阮世伦对邓敬森一向印象很好,知道他是一个有抱负、有能力的人,认定他是会办成大事的,就欣然答应了他的邀请。
这样,阮世伦就出任了广东灌浆岛公司的高级顾问。
阮世伦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人,当了顾问,邓敬森有事问他,他肯定顾,未问到他,他知道了也主动顾,成为邓敬森的得力智囊。
凭着在阳江教育界工作多年,桃李满天下,有同事、学生在阳江市和各县、区各个部门工作的有利条件,阮校长帮邓敬森办了不少事,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还给他推荐了不少人到公司各部门工作。所以,公司同事笑称阮校长为灌浆岛的“外交部长”和“人力资源部部长”。
公司成立中共党支部,阮世伦当选为党支部书记。
公司要办技术培训班、办特种工程技术学校,阮校长又发挥了他的特长和优势,重操旧业,担任了培训部主任、特种工程技术学校校长,办理有关办学手续,聘请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是他一手操办。
有了阮世伦这位高级顾问出谋献策,使邓敬森省了不少事,能够把精力集中到考虑和处理公司发展的重大事情上去。
(3)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研究所所长
黄基传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材料专家,长期在我国著名的石油化工企业——湖南岳阳巴陵石化公司工作,曾任该公司合成橡胶厂研究所所长。
他多年来从事SBS、BR、TPR、PP等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应用,成果丰厚,从事、主持的研究项目,曾获“湖南省优秀专利成果奖”、“九八全国专利成果博览会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编写出版过《热塑性橡胶SBS、SIS应用技术指南》、《石油化工原理及设备》等著作,曾应邀赴法国、比利时进行学术交流,所写的学术论文,有8篇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篇被前苏联化学文摘收录。
他曾完成过多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9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对于黄基传,邓敬森慕名已久,在黄基传2003年退休后,就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到灌浆岛工作。但黄基传计划退休后到在美国定居的儿子处生活,所以当时未肯应邀。
邓敬森并不气馁,通过熊厚金教授一再表达自己的诚邀之意,希望他能发挥余热,来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在新型化学灌浆材料研究开发上立下新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邓敬森的盛情相邀下,黄基传决定把出国的计划推迟,应聘到灌浆岛公司工作,担任“广州爱克思环保技术材料研究所”所长,主持“灌浆岛原位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工作。
黄基传来到灌浆岛公司后,就一心扑到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上去,不辞辛苦,深入施工现场,向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了解化学灌浆的有关情况,察看施工效果。
从现场情况观测结果,黄基传找出了化灌浆材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向邓敬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改进方案。邓敬森大力支持他的想法,创造各方面的条件让他进行试验。
经过努力,黄基传对公司的科技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对修补错台、坑洞的施工工艺提出的改进意见,使施工效果更加显著,修补的材料不易脱落。
他还提出用有机材料配制新型灌浆材料的设想,是灌浆材料学上的重大突破,一旦试验成功,将攻克化灌工艺目前在有些地方灌不进浆的难关,到时候,不论什么样的地质条件,都可以采用化学灌浆来原位加固、增强。
(4)年薪百万聘请总工程师
邓敬森还有一个更大的“猎头”计划:就是准备以年薪百万和配备轿车、别墅,聘请一位总工程师。
这位总工程师要精通化学灌浆理论、有丰富的化学灌浆实践经验,能主持公司的技术体系建设,能胜任公司的施工组织工作。
邓敬森期盼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才早日现身,承担起公司总工程师的重任。
4、“借脑”行动
邓敬森知道,自己虽然爱才、重才,但不可能“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有些人才,是不可能招揽到公司门下的。于是,他采取了更高明的办法:不招揽其人,只“借用”其脑,采纳高才提出的好点子,来为公司的发展服务。
(1)郑皆连的提醒
郑皆连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桥梁及隧道工程专家,提出的“千斤顶斜拉扣挂连续浇注拱肋外包混凝土”等技术,为世界拱桥建设史上的首创,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郑皆连与邓敬森可说是“患难之交”——相识在遭逢厄运、急待抢救的隆安大桥上;又是“忘年之交”——一个是桥梁工程界德高望重的长者,一个是工程界初出茅庐的后生;更是“君子之交”——两人仅在交通厅郑皆连的办公室里喝过一次茶。
作为我国桥梁及隧道工程界的权威人士,郑皆连虚怀若谷、热情扶掖后辈的精神令邓敬森永不能忘。
在亲身领略了“DCG工法”的优越性和独创性后,郑皆连提醒邓敬森,“这么好的技术,要赶快注册专利,要保护好,不要被别人剽窃了。”
一言兴邦。郑皆连的提醒,使邓敬森对保护知识产权有了深刻的认识,此后十分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郑皆连的这个好点子使邓敬森受益匪浅。
(2)某总工的点子
某省交通厅副厅长兼总工程师与邓敬森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相识,因为志趣相投,两人结成了清水之交。
他为邓敬森出的点子很多,使邓敬森在企业管理方面“多长了一个智慧的脑子”。
有两个点子使邓敬森深受启发。
一个是“不要怕低价竞争!”
当邓敬森为有人在工程招投标上采用压低工价的手法进行“低价竞争”而不安时,他对邓敬森说:不要怕低价竞争,低价不是坏事。
价钱低,别人不感兴趣,你就少了竞争对手。你的队伍多,技术好,设备强,他们能接受的价钱,你也可以接受,你还可以从低价中接到大量业务,发挥业务量大的优势,5×3等于15,3×5也等于15,结果是一样的。
受到他的启发,邓敬森得出了“勿以利小而不为”的感悟,赚一分钱能成巨富,靠微利可当大款,这是在低价竞争中取胜者的成功之道。
另一个是“人员流动是正常的。”
当邓敬森为有懂技术的人员离开公司感到不快时,他为邓敬森出了个“放一马,送一程”的点子——对想离开公司的人,敞开大门,不加阻拦,让他们自由出入,甚至送给路费。
他说:这些人的离开,对你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只要你的企业办得好,他认为跟着你干有前途时,他们就会带更多的人来投奔你。他还以自己当××科研所所长时,所中人员去而复返并且带来新人的生动事例,说明人员流动对单位的好处。
(3)成立“众议院”
灌浆岛成立的“专家评议团”,集中了一批专家、学者、教授,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众议院”,这些绝顶聪明的大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灌浆岛发展的金石良言。
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研究员提出:组织专家讲演团,到全国公路系统推广原位养护理念和技术;组织宣传服务队,大规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
北京勘察设计院张在明院士说:公司要建立专家评议团,对各主要工程、重点工程做出评议,总结、推广经验;聘请强大的律师顾问团,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上海同济大学的王梦恕院士指出:一些人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们应当追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三峡工程指挥部前总工程师哈秋舲教授提醒:要抓紧申报成果、申请专利;向科技部、交通部申请研究课题。
北京城建院顾问院长王新杰教授建议:采用技术参股形式扩展公司;注意可持续性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北京的李祖平教授进言:强强联合,成立覆盖全国的原位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原位处理技术养护中心;支持创新;技术推广。
长江科学院教授级高工、中国水利学会化灌分会名誉主任蒋硕忠提议:要大联合,专业化,不要什么都想自己做;要举办巡回技术讲座;要为办成上市公司而努力。
5、发现十步之内的芳草
古人说:百步之内,必有芳草。邓敬森认为: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十步之内也有芳草。
他非常善于发现十步之内的芳草,十分注意在自己身边工作的人一点一滴的进步,并且把他们培养成才。
(1)从士兵中挑选将军
广东灌浆岛公司的干部队伍,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邓敬森善于在战斗中考察干部,敢于在士兵中挑选将军,使他们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副总经理钟荣国就是在员工中提拔起来的。
1995年,钟荣国高中毕业后,就跟随邓敬森到中科院某化灌公司工作,投身化学灌浆事业。他生得高大粗犷,虎背熊腰,十足一个“猛张飞”的样子,干起活来,也有猛张飞的劲头,是当时工程队里的一员虎将,不久就当上了工程队长。
在隆安大桥“厄运大拯救”战役中,他带领队伍战斗在第一线,专上夜班,一连熬了20多个通宵,人也瘦了一圈,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为桂林科达公司打赢第一场大胜仗立下汗马功劳。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钟荣国努力钻研化灌技术,熟练掌握了“DCG工法”、板底灌浆、精准调平等公路养护技术和补漏、补裂缝、纠偏等化灌施工方法,成为技术上的多面手,成为邓敬森的得力助手,公司许多重大工程都有他参与完成。
1999年8月,桂林科达公司进军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养护市场,需要能独当一面的人去负责管理那一区域的工程。钟荣国被委任为公司工程部副经理,派到湖南郴州,设立桂林科达公司工程项目部。
在此期间,他不但要组织队伍施工,采购物资,调配材料,还要和业主、监理部门联系、沟通,他把这些事情处理得有条有理,面面俱到,使工程进展顺利,竣工验收顺利,结算收款顺利,表现了出色的管理才能。
2000年,钟荣国担任公司工程部经理,负责全公司的工程管理。在这个岗位上,他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与公路管理部门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待人接物恰到好处,很有大将风度。
邓敬森对钟荣国的进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决定对他委以重任。在2005年公司新春会议上,他被提拔为广东灌浆岛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公司一线全面工作。
还有邓念强,也是跟随邓敬森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普通’员工提拔当公司工程部经理的,最近更被任命为“一线指挥中心”总指挥。
(2)把初生牛犊培养成猛虎
2005年初,广东灌浆岛从广东、广西几家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了十多名新员工。这些年轻人朝气蓬勃,干劲冲天,给公司员工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公司增添了生气。
邓敬森对他们爱护有加,关怀备至,悉心培养,使他们之中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得力干将。初生牛犊,胜于猛虎。
其中有一位就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毕业时就已拿到“施工员”、“预算员”等一批专业证书,是公司在几十名应聘者中挑选出来的好苗子。
来到公司后,正是“首届中国化学灌浆论坛”紧张筹备之时,他被任命为专家接待站基建工作负责人。在建设过程中,他发现设计的房屋与实地情况不合,布局不够合理,就向公司领导提出建议,大胆改动原方案,设计出与地形地貌有机结合,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实用面积大得多的房屋,经论证后被采纳。
接着,他又被任命为工程队队长,派往一线工地,担负修补近百公里道路错台的任务。他未接触过道路修补,不懂技术,所带的队员也是新员工,工作、居住条件艰苦,又遇到连场大雨,要完成任务困难重重。他依靠有经验的老员工,边干边学,精心组织,带领队员克服了种种困难,出色完成了修补错台的任务。
邓敬森对他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十分赞赏,任命他为工程大队副大队长,作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来公司工作的其他大学毕业生,在邓敬森得法的培养下,也迅速成长起来,分别担任了副大队长、工程部经理助理、副主任等职务。
(3)在合理化建议中发现人才
邓敬森很注重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鼓励大家多向公司提合理化建议,并善于从中发现人才,提拔使用这些人才。
在公司2006年春节会议上,有一位参加公司工作不久、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临时工对公司的车辆管理情况向邓敬森写了一封信,对车辆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做法。如:在车辆安装电器总开关,以防止漏电、短路;抓紧车辆保养,严禁车辆带病上路等。
邓敬森收到信后,对这位临时工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会议上全文宣读了这封信,号召大家学习他这种爱护公司财产的主人翁精神,还提前与他签订了《劳动合同》,使他成为灌浆岛的正式员工,破格提拔他为车队队长,负责管理公司一线车辆。
公司还有一位员工,参加公司工作才一年多,但工作认真负责,肯动脑筋,善于思考,技术上进步较快。
他对公司的分配制度有独到的看法,经过深思熟虑,就用手机发短信向邓敬森提出建议:“……将工资级别差距缩小,设立工龄补贴、技术补贴,……使人人有想头,年年有钱加,就能稳定员工队伍,促进公司发展……”
邓敬森虽然不认识这位员工,但对他的做法十分赞赏,在弄清他的身份后,马上给他回复短信说:提议不错!我们会研究采纳。……为有你这样的同志而深感欣慰!
邓敬森把短信转发给公司其他领导,提议认真研究他的建议,可行的就采纳实施,还提拔他当了工程队队长,并且在公司通报表扬,号召员工们向他学习。
(4)重用“俘虏”
2003年,有一支灌浆队在广西某髙速公路与广东灌浆岛公司成为竞争对手,他们采用欺骗手段,把几名灌浆岛的临时工拉了过去。
经过一段时间,这些人觉得受骗上当了,认识到还是在灌浆岛好,就想回来,但又怕公司不肯收留,更怕会“秋后算帐”,所以彷徨犹豫,不知如何是好?
邓敬森得知此情况,马上给他们传递信息,表示:只要肯回来,就既往不咎,待遇不变,与其他员工一视同仁,表现好的一样提拔重用。
他认为: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们到过其他公司,经过比较,想回来,这就说明灌浆岛比那家公司好。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们回来后一定会做得更好。坏事会变成好事,这可以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教材,对广大员工将是一次生动的教育。
不久,这些人都陆续回到公司来了,邓敬森为他们专门开了个欢迎会,照原来的工种给予安排。其中能力强,表现出色的,后来还被提拔当了队长。
6、培植人才资源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广为企业界所推崇的名言:“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这句话不仅说明松下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同时还向人们揭示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真理:任何企业要想有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的产出,就必需坚持以育人为先,使所有员工都能为企业发挥其才华。
邓敬森认为:要使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最现实、最根本和最#效的途径,就是大力强化员工的教育培训;智慧性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企业的悉心培养,要把企业中的技能性和经验性人才不断地转化为智慧性人才。
儒家重视学习,《论语•学而》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便是强调学习之乐。邓敬森注重“儒家管理”,因此很注重抓好员工的学习,对员工进行管理理念的培训,以及事业心、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培养。
他坚信:只要肯学习,只要加以培育,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成为对公司有用的人才。
因此,广东灌浆岛十分重视员工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植人才资源。
(1)岗位培训
对于每一位员工,广东灌浆岛都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化灌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
公司实施“以业务带培训”的做法,做什么工程,就进行什么工法的培训,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培训方法上,制定了“培训专才,不培养全才”的原则。
公司把灌浆工法分解成钻孔、司泵、灌浆等8个专业岗位,员工负责什么岗位的操作,就进行什么岗位的培训,力争使他们成为该岗位的技术尖子;而对其他岗位的知识和操作,则基本不涉及。
经过这样的培训,员工就像在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人员一样,只要熟悉拧紧自己负责的螺母就行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心无旁骛,技术专一,使他们在队伍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也不怕别的公司“挖人”,即使他们在灌浆队中拉走个别人,也只会干一件事,而唱不成一台戏。
通过特种大队进行培训,也是灌浆岛公司实施培训战略的有效方法。
来公司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先集中编成一支“特种大队”,由邓敬森亲任大队长,不但传授给他们化灌技术,而且带领他们去完成各种特别的、艰难的、突发的任务,在工作中考察他们,培养他们的思辩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事情的水平。
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大队长、经理助理,都是经过“特种大队”锻炼而迅速成长起来的。
(2)利用资源,校企合作
利用社会资源,以合作方式来培养人才,是灌浆岛公司人才战略的又一高招。2004年,邓敬森出面与某工学院联系,达成了“校企合作、联合办的协议:由灌浆岛公司提供助学经费和奖学金,在该校开办化学灌浆专业,培养化学灌浆专业人才;由灌浆岛出题目、资助研究经费,提供实验场地,由学院组织课题开发研究组,专攻化灌材料和技术难关。
2005年,邓敬森又与阳江市某职业高中洽谈,达成了联合办学的决议:由公司提供助教经费和奖学金,开办化灌技工专业班,为公司培养优秀技工。现在,该专业班毕业的首批学生已经进入公司工作。
2006年,邓敬森策划与某大学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通过创业计划竞赛,发现人才,把他们吸纳到公司来工作。
(3)化灌专业技术培训班
首届中国化灌论坛决定:把中国化灌技术(阳江)培训中心设在灌浆岛公司。邓敬森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公司开办了化灌专业技术培训班。
首期化灌专业技术培训班于2006年5月开办,招收了20多名学员,培训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资料员、工程队长等业务骨干。
培训班采取“学习技术与学做人相结合”、“严格训练目标与轻松活泼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员未学化灌技术,先学怎样做化灌人;采用“魔鬼式训练”、全封闭、全天侯的训练,边讲课、边实践的方式,通过工程实例来讲化灌工法。
邓敬森亲自为培训班上了“总经理谈化灌”课程,生动明了地向学员讲述了化学灌浆的起源、特点和作用等基本知识,谈了自己从事化灌事业多年的体会,勉励大家投身化灌行业,塑造自我,报效社会。
企业文化总监上了企业文化课,对学员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教育;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一线工程大队长上了化灌技术课。
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学员们掌握了化学灌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要领,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一线和二线工作,成为合格的化灌企业管理与施工技术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大显身手。
(4)开办特种工程技术学校
通过联合办学和开办培训班取得了实效和经验,邓敬森又想到了更有效、更高层次的培植人才资源的办法,就是开办职业技术学校,正规化、批量化地培养化灌人才,以满足化灌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经过努力,以培养化灌企业管理和施工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灌浆岛特种工程技术学校”在广东灌浆岛公司基地内开办起来了。
这是我国第一间学习化学灌薄等特种工程技术的中等专业学校,学制为一年,毕业考试合格者发给国家统一颁发的中专毕业证书。学校除了专职教师讲授基础课程之外,还聘请中国化灌技术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为兼¥教授,讲授化学灌浆的基本理论、化灌材料的分类,邀请知名企业家讲企业管理,化灌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讲化灌工艺技术。
通过在技术学校一年的理论学习,要把学生培养成懂得化灌理论,了解企业管理,熟悉化灌技术的专才,不但可以满足灌浆岛公司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能为中国化学灌浆事业的腾飞储备大批人才。
灌浆岛特种工程技术学校的开办,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公司培养大批技术人才,而且是实现建立集生产、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化灌产业王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更是为公司发展教育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技术领先
多年来,广东灌浆岛注重开发新技术,使公司保持“技术领先”。许多新技术都是在邓敬森主持和参与下发明的。其中主要的有:
1、加固地基和抬升调平沉陷铺面的化学灌浆方法(DCG工法)
“加固地基和抬升调平沉陷铺面的化学灌浆方法”(DCG工法)是国家重点推广专利技术,2004年获“香港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金奖”,并且被定为《2005年全国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国际交流选项推荐项目》,其无形资产评估值2.5亿元人民币。
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利用该技术可解决建筑行业的部分地基软弱、涌水喷泥等难题,甚至达到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用在高速公路病害整治上更是效果显著,可以加固软弱路基、对凹陷不平的路面进行精准调平,使路面恢复平整。
2、破碎砼面板原位综合治理方法(“五合一”技术套餐)
“破碎砼面板原位综合治理方法”是“国家重点推广专利技术”。
该技术巧妙地应用“DCG工法”、“复合式板底脱空灌浆技术”、“裂缝处理技术”、“错立平填补技术”和“防水嵌缝技术”等五种高效能的成熟技术(俗称“五合一”技术套餐),对从路基到路面的各种公路病害进行全面的原位综合治理,从而替代换板,为混凝土路面养护创造出了一条新途径,使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该技术的发明,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3、高速公路混凝土面板错台快速修补施工方法
“高速公路混凝土面板错台快速修补施工方法”荣获“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七届“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该技术使用具有流动性的改性复合树脂,掺加填充剂后按2%的坡度对错台进行处理,使路面平顺,消除“跳车”,恢复行车舒适性,并有效减小高速行驶的车辆对面板的非正常冲击,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本技术的特点是:施工快捷,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价格合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其显著。
4、路面修补材料“错立平”制造及施工方法
“路面修补材料‘错立平’制造及施工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成果进步奖一等奖”。
“错立平”主要用于高速公路路面错台的快速修补处理,该材料具有固化速度快,工后2小时可开放交通,减小施工对行车的影响,粘结强度高,工后不脱落,耐磨性、耐老化性和防滑性好,使用效果好,寿命长等特点。
该材料及其施工工法所具有的性能特点,是高速公路填补处理的最佳选择。
5、“树根桩+化学灌浆”边坡加固施工方法
“‘树根桩+化学灌浆’边坡加固施工方法”是针对边坡滑移病害发明的新技术。
该技术巧妙地结合了“树根桩边坡加固技术”和“化学灌浆地基加固技术”,使大“树根”的周围产生许多小“树根”,加固软弱土体,并将加固范围连成一个整体,稳固了边坡土体,大大提高了其自稳能力,化学灌浆技术还有效地改善了土体的水力学性能。
该技术的问世,使边坡加固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6、混凝土面板裂缝快速修补技术
“混凝土面板裂缝快速修补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专利技术”。
对混凝土面板裂缝的处理,有些需要补强,有些不只需要补强,而且需要防水。根据裂缝处理要求的不同,可采用“裂缝灌浆补强”或“裂缝加筋补强”和“表面封补防水处理”等技术施工,恢复面板完整,增强其传递能力和承载能力,并有防水作用,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公路养护施工中,采用该技术可挽救大多数混凝土面板,避免频繁换板而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7、沥青路面调平、裂缝处理及路基加固技术
“沥青路面调平、裂缝处理及路基加固技术”是国家最新专利技术。
该技术先加固路基软弱土体,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化学灌浆使亲水土体具有憎水性,从而改善土体的水力学性能,同时采用微调平技术,将凹陷路面调平,恢复平顺,然后处理裂缝,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三、材料领先
多年来,在邓敬森的大力倡导和参与下,灌浆岛公司不断研制出各种专用材料,适应各种复杂的化灌工程施工的需要,使公司保持“材料领先”的地位。
1、“错立平”快速修补材料
混凝土铺面在车辆的碾压下,两块面板的接合处会一高一低,产生“错台”病害。“错台”使行车时出现“跳车”,影响行车舒适;同时,由于高速车辆的不断冲击,容易造成面板断裂,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
消除“错台”病害,是高速公路养护的难题。“错立平”的问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错立平”是由双组份高分子化合物组成。该产品固化速度快、粘结强度高,具有耐老化、耐候、防水、防滑性和耐磨性好等优点。施工设备简单,修补速度快,养护时间短,对路面正常使用影响小,修补好后路容美观,路面平顺。该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路面和机场跑道等错台的填补。
性能特点:固化时间约2.0h,可实现快速施工,快速恢复正常通车,大大减小施工对行车的影响;对施工环境要求不严,可在潮湿界面上施工;与混凝土粘结强度高,固结一天后可达3.5MPa;抗压强度高,固结三天后达到40Mpa以上;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在高低温交变中不会开裂;耐候性好,耐老化优良,使用寿命长;耐磨性和防滑性好,耐磨性为2.1,摩擦系数为80;与砼面板的色差小。
2、坑洞灵
坑洞灵是针对混凝土铺面小坑洞的修补处理研究开发的坑洞修补专用、材料,是双组份高分子聚合物。有“小•浅型”和“大•深型”两种。
“小•浅型”适用于6cm以下的小坑洞、崩边填补处理,对于6cm以上的大坑洞,采用“大•深型”处理。
材料特点:韧性好、粘结强度高;适应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可加人干净、干燥的石英砂、碎石或其他填料;基面清理至无灰尘、油污、积水即可填补,施工方便简单;颜色与混凝土相近,工后不影响路面美观。
3、轨枕锚固剂(植筋胶)
枕轨锚固剂(植筋胶)是快速锚固铁路枕木、轨道的材料,由无机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组合而成,兼有两类材料的综合性能。
由于采用了特殊的配制工艺,使它具有固化快、强度高、锚着力强、施工方便、性价比良好等优点。
它可以像普通混凝土一样在潮湿面上施工,并能快速固化。适用温度范围广,能在低温(5℃)环境下快速固化,对铁路在冬季快速修补极为有利。
高分子材料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固结体的抗拉强度和粘结力,减少微裂隙,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渗、防腐和粘结能力,因而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
4、高渗型砼裂缝补强灌浆专用液
补强加固灌浆是用专业输送设备将浆液压送至软弱地带、裂缝区、破碎点等指定部位并使其固结,以提高被补强区域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防水性能的一种原位处理技术。
高渗型砼裂缝补强灌浆专用液就是该技术所使用的浆液。
高渗型砼裂缝补强灌浆专用液具有固结体强度高、良好的可灌性、可在潮湿面施工等性能,可广泛用于各种构件的补强加固。
材料特点:通过调整浆液配比,灵活控制固化时间,以满足多种施工要求;耐老化、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原位处理,就地固结,原位增强,省时省钱效果好;粘度小,适用于混凝土构件的梁、墙、柱的蜂窝、裂缝等微小裂缝的补强加固工程。
此外,还有DCG979速凝浆材、GJD-2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GJD-3高渗透防腐蚀涂料、超渗型砼裂缝补强灌浆专用液、道路板底灌浆专用MX2000复配剂等。
四、设备领先
灌浆岛公司一贯注重改进灌浆设备,研制新的灌浆机械,邓敬森经常过问此事,并且亲自参与设计,使公司保持“设备领先”的地位。
1、高速无尘灌浆专用搅拌机
2004年,公司设备厂人员试制成功高速无尘灌浆专用水泥浆搅拌机。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制成的灌浆专用水泥浆搅拌机具有轻便、容易搬运、操作方便、易于清理、避免浪费等特点,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髙了工作效率,在施工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多功能高效灌浆车
2006年,灌浆岛公司又设计制造了灌浆业的“航空母舰”——多功能高效灌浆专用车,这是灌浆史上的一个创举。
灌浆车外形象一台集装箱车。车内包括了牵引动力、发电机、钻机、空气压缩机、浆液搅拌机、灌浆泵、仪表台、仓储几大工作系统,可以储存8吨化学浆、10立方水、20吨水泥(袋装或散装),可以行驶到公路上或城市中的施工点投入施工作业。集运输、钻孔、搅拌浆液、灌浆、清洁几项工序于一身,具有高速、保质、安全、节省、便于管理等特点。
灌浆车配备双发电机、防爆灌浆头,可以不停工连续作业。还安装了计量表,可以准确地掌握灌浆量和进浆情况。
有了灌浆车,所有的设备、工具、材料都放在车内,人员也随车行动,施工时不用另配备车辆运输人员、物品,钻孔、调配浆液、灌浆都在车上进行操作,安全、方便,快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到5倍。
有了灌浆车,下班不用派人值班、守夜,车上配备冰箱、电磁炉,可以储藏、加热饭菜,不用送餐或来回跑住地就餐,节约人工,节省时间。
有了灌浆车,可以大大提高化学灌浆的机械化程度,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灌浆岛人能够实现“让工作快乐起来”。
此外,还有调平观测仪——用于观察、测量灌浆时地面隆起的高度,精准调平;大流量人力泵——用于零星灌浆工程,不用带电源,便于野外作业;快速钻孔设备;浆液混合器等。
五、知识产权战略
当今社会,已是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中占有主动地位。
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经济社会运行的法律基础。成熟和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能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造福社会,同时也能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权利人应当和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保护措施,否则,即使法律再完备,往往也无济于事。对于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一旦由于保护不力、管理不善,造成知识产权的流失、失效或受到侵权,其损失往往是难于挽回和弥补的。
邓敬森深知此理,所以十分重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1、及时申请专利
1998年在隆安大桥抢险时,郑皆连院士就提醒邓敬森:这么好的技术(指DCG工法)要申请专利。
从那时起,邓敬森就一直把申请专利的工作放在心上,一发明了新技术、新材料,就抓紧申请专利,到目前为止,已获得(申请)专利的技术、材料有:
“加固地基和抬升调平沉陷铺面的化学灌浆方法”(DCG工法),是国家重点推广专利技术;
“破碎砼面板原位综合治理方法”,是“国家重点推广专利技术”;
“高速公路混凝土面板错台快速修补施工方法”,荣获“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路面修补材料‘错立平’制造方法及施工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混凝土面板裂缝快速修补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专利技术”;
“沥青路面调平、裂缝处理及路基加固技术”,是国家最新专利技术。
申请了专利,等于给自己的发明创造穿上了“金钟罩”和“铁布衫”,能够很好地加以保护,只有自己可以使用,别人再也不能剽窃了。
2、注意提升资质
灌浆岛已经具备了公路养护最高的一级甲等资质,但邓敬森并不满足现状,固步自封,而是积极争取其他方面的高级资质。他认为企业要不断前进,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资质。
提升资质,要从每一位员工做起。他制定了鼓励员工提升个人资质的洛施,鼓励有条件的员工努力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取得职称。
为鼓励员工报考建造师,公司作出了如下规定:
(1)本公司员工有志报考建造师者,公司原则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且提供必要的帮助;
(2)报考建造师需要脱产学习、考试者,凭考试主管部门的通知(证明)可以请假;通过考试获得建造师资格者,公司为其报销报名费等报考直接费用,脱产复习考试期间的工资照发;
(3)获得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者,每月工资上调500元;获得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者,每月工资上调200元;
3、保守商业秘密
根据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于髙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最早被确认为商业秘密并加以保护的。这种技术秘密是研究开发、工艺改进等创新的结果,也是技术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以制造新产品、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商业秘密特别是技术秘密的保密性和无形性,容易流失或受到侵权,高新技术企业理应保持高度的重视。
邓敬森对保护公司的商业、技术机密十分重视,特别是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材料的配方、用法等,严格保护。
他亲自制定了《保密合同》,在员工进公司工作时与《劳动合同》同时签订。《保密合同》明确规定了属于公司商业、技术秘密的范围,要求遵守的具体行为准则,使员工明白:保守公司机密有责、保护公司机密有功,泄露公司机密有错、盗窃公司机密有罪,从而自觉遵守规定。
4、打击侵权行为
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又称垄断性、独占性,是法律赋予知识产权权利人专有的权利。专利权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和授权,他人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该专利产品或使用该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
要保护知识产权,一定要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灌浆岛对此是毫不手软的,公司成立了“维权部”,有专职人员负靑这项工作,一发现有侵权行为出现,就立即给予坚决打击。
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主要由《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构成,由于各专门法基本功能不同,保护的知识产权客体也不同,因而,企业必须要确定采用何种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近三年,广东灌浆岛打击侵权的战役就开展了三次,均取得了胜利。
第一仗打响于2004年,是运用《专利法》打击非法使用“DCG工法”的侵权行为。
有一个在灌浆岛工作过一段时间,对“DCG工法”比较熟悉的人,被另一家企业拉了过去,从事灌浆业务。他在进行灌浆时,使用了“DCG工法”。
公司得知情况,派人秘密深入现场,取得确凿的证据,就向该企业和此人发出律师信,严正指出他们的行为是侵犯了公司的合法权利,违反了《专利法》,必须立即停止这种做法,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证据确凿,义正词严,他们无法狡辩,只好承认错误,那家企业不敢再雇佣那人,也不敢再用“DCG工法”从事灌浆业务。
第二仗打响于2005年,是运用《商标法》打击影射、盗用公司名称的行为,维护了公司的名誉权。
桂林科达化学灌浆有限公司是灌浆岛的子公司,在广西名气很大,建设界几乎无人不知,称为“桂林科达”。有人见“桂林科达”的名声响亮,就办了一家叫“桂林科达灌浆服务部”的企业,也简称“桂林科达”,在桂林招摇过市,招揽生意,有人以为彼“科达”即是此“科达”,因此被它钻了空子,抢了不少业务。
邓敬森发觉此事,立即知会公司法律顾问,派出人员,到桂林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交涉,指出该企业的做法是影射、盗用了桂林科达化学灌浆有限公司的名义,侵犯了桂林科达的商标,是违反《商标法》的,必须立即停止这种侵权行为。
工商管理部门经查实,桂林科达化学灌浆有限公司注册在前,有“桂林科达”名称、商标的专用权,该公司再注册“科达”,是违反《商标法》的,裁定该企业必需更改名称,不准再使用“桂林科达”的名号。
第三仗在2006年5月打响。有个别与灌浆岛签定了《劳动合同》的人,未经辞职,就擅离岗位跑到其他企业去从事起灌浆业务来,使用的又是“DCG工法”,与灌浆岛公司对着干。
邓敬森命令维权部马上采取行动,与该企业交涉,并且向此人申明利害关系……终于使他们知道侵犯知识产权和违反《专利法》、《合同法》的严重性,停止了侵权行为。
通过这一系列行动,不但打击了侵犯公司权益的行为,也对员工上了几堂普法教育课,提高了大家的法律意识,自觉地投入到保护公司知识产权的行动中去。
六、创新理念
要保持技术、材料、设备“三领先”,首先要在观念上领先,时时创新自己的理念。广东灌浆岛是创新理念的先行者,’尤其是在将化灌技术用于高等级公路养护上,其理念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这些理念涵盖了理论、技术、工艺等各个方面。
1、“绿色化灌”理念
这是熊厚金教授首先提出并且是广东灌浆岛对化学灌浆所持的基本看法。
这种理念认为:化学灌浆要以保护环境,降低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是造福人类的。发展绿色化灌,要走化灌与生态环境系统相适应的、具有无限广阔前景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人类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重大工程事故或自然灾害降临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化灌。化灌能及时消除危险和隐患;节水节能、减少水资源损失;充分调动岩土资源的潜在能力,尽量利用现有的岩土资源,就等于节约了岩土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大规模土石方工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化灌是一项辅弱不欺强的技术,对环境友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说化灌是关爱人类生命财产的一项绿色技术,化灌是绿色化灌。
绿色化灌的本质,是通过化学灌浆这种独特的原位处理的工程手段和具有对被处理的对象如岩、土、水有亲和力的、能“就地”进行化学反应(原位反应)的浆材,使被处理的岩土资源能原位增强,提高自己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水力学性能。原位处理、原位反应、原位增强是绿色化灌的特点,也是绿色化灌的本质,它是原位处理形式和原位反应、原位增强内容的统一。
由于坚持了这一理念,所以邓敬森才以全副身心投入到化灌事业中去,研发化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化灌发展史上的奇迹。
2、规划性、预防性与及时性养护相结合的理念
这是邓敬森在高速公路养护方面最先提出并且一直坚持的一种理念。
国外高速公路的大修期为通车后12年。
邓敬森认为:根据中国的情况,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后,3年之内必然会出现病害;对路桥病害必须防患于未然;出现病害必须由微小时及时治理,才能事半功倍;如果不注重养护,高速公路的大修期必将提前。
所以,对高速公路养护要有规划,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需要养护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按部就班进行。这就是规划性养护。
他主张:在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时起,就要对沿途的地质构成、那些地段容易产生病害心中有数,在设计时就要列入病害防治规划,做好防止病害发生、蔓延的预防、应变、救急措施。这就是预防性养护。
公路一旦出现病害,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马上处理,病从浅中医,不能犹疑不决,拖着不办。拖,会把小病拖大,大病拖死。比如一条裂缝,刚出现时是3、5mm,不马上修补过几天就有可能变成10mm,再过几天就会扩大成一条大裂缝了,所以养护要及时。这就是及时性养护。
规划性、预防性与及时性养护必须互相结合,才能保持高速公路路况良好,通车顺畅。
3、没有一劳永逸的养护技术理念
有人设想:公路养护最好能有一种一次性把所有的病害彻底治好、永不复发的技术,能够毕其功于一役,这才是最好的技术。
其实,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就像没有永动机一样,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养护技术,无论有人把这种技术说得多么好,多么先进。
公路病害是在动态中产生的,无论是路基还是路面,时时刻刻都在被外界各种不良因素侵扰,路基受地壳运动、地质灾害、底下水浸润等影响,会软化、变形、沉陷、边坡坍塌;路面受车辆碾压、大雨泡浸、太阳暴晒等袭击,会凸凹、开裂、板底脱空、崩边、翻浆唧泥。
这些病害,不可能用一种技术解决,也不可能今日解决了,此后就长治久安,万事大吉,病害是多种多样的,是会反复出现的。
因此,邓敬森提出了:没有一劳永逸的养护技术,只有较好技术与优质服务相结合,才能实现工效长久的公路养护技术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他不断地研发、创新化灌施工技术,还提出了“对一段(条)高速(高等级)公路实行总体目标责任制承包养护”的设想。根据这一设想,总体承包养护后,就可以把较好技术和优质服务相结合,使养护的工效长久,使公路永远保持良好的路况路容路貌,畅通无阻。
4、养护与补强相结合理念
这是邓敬森在高等级公路养护方面的又一个重要的创新理念。
在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是出了病害才进入养护程序的,而一般的养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路面的沉陷、裂缝等处理好就万事大吉,没有触及产生病害的病根,即路基的软弱和水扰的侵害,所以,养护了不久又旧病复发,就是把成块面板换掉,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所以,高速公路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把养护与补强结合起来。
就是说,在对公路表面病害进行养护处理的同时,还要对引发病害的软弱路基进行补强,处理好路基的水扰问题,这样,才能彻底挖掉病根。
许多自然灾害以及岩土建设工程出事是由水造成的,因为岩体的变形主要取决于结构面的变形和水对岩体的破坏作用。
化学灌浆是应用化学科学、化学浆材和工程技术进行基础和混凝土缺陷处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或借以提高工程质量的一项技术,其显著的作用是加固补强与防渗止水。
化灌原位处理技术的特点是通过化学浆液的化学反应,原位增强了岩土的工程力学强度和水力学性质,增强了岩土的完整性和结构的整体性能,使岩土的薄弱部分在化灌过程中得到了优先加强。
广东灌浆岛坚持养护与补强相结合的理念,把化灌技术应用在公路养护上,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施工方法,如“板底灌浆”增强路基抗水扰性能,把锚固与化灌结合成为“树根桩”,用于锚固边坡等。
采用化灌工法进行公路养护,可以使软弱的路基得到加强,使水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养护的同时进行补强,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