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司动态 |
|
点击数:387 添加日期:2009-09-28 09:25:50通讯:河畔人家的苦与乐——《60周年话变迁》 |
|
在文登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母猪河,十八个奶,走一步,甩三甩。”一是指母猪河流域较长,支流很多;二是说河水经常泛滥成灾。作为文登市境内的第一大河,母猪河哺育了文登人民,也曾给沿河两岸带来了灾难。在母猪河畔生活了近70年的孙贻安老人,既经历了母猪河“发威”时的无情,也感受到治水带来喜人变化。老人相信,随着母猪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的完工,他们这些河畔人家将彻底告别水患之苦,享受到水利带来的更多实惠。 见到孙贻安时,他正在地里收花生。在这块地的西面不远,是一座新整修的拦水大坝,坝的另一侧就是母猪河下游入海口。老人说,他还是第一次在这块地里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以前每到汛期,包括他们泽头镇南桥村在内的许多沿河村落“十年九灾”,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的那场洪水,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孙贻安说,那个时候南桥村整个都是水,用来渡河的船和筏子都进村了,帮助把人弄到高的地方。庄稼被冲得什么都没有,我记事房子没倒,塌炕倒墙壁是经常的事。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全市上下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修建在西母猪河中游的米山水库在这一年10月动工。与此同时,母猪河下游的南桥、北桥和姚山头三个村也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在南桥村西修筑拦水坝,也就是这座大坝的前身。 有了米山水库和村西的拦水坝,河水泛滥的次数明显减少,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时候老百姓家中最值钱的东西就是粮食,每当河水进村,孙贻安和村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装好粮食,随时准备转移。 1998年,南桥村委组织村民对这座拦水大坝进行了整修加固,使它的防洪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加固后的大坝让河水“安稳”了几年。可没想到,从2003年到2007年,文登市连降暴雨,由于入海口狭窄堵塞、泄洪不畅,加上海水倒灌,母猪河下游连续五年发生水灾。当时孙贻安与人一起承包着养虾池,有一次在去养殖场的路上还差点被洪水冲走。 连年洪灾给沿河两岸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不少人对秋种失去了信心,一些土地被撂荒。看到这种情况,侍弄了大半辈子庄稼的孙贻安既心痛又无奈。孙贻安说,那时候他带着侥幸的心理想,或许哪年不发洪水。一连过了五年,种了都冲走了,一个玉米也没有,连草也没有。到2004年,陆陆续续地撂荒,反正要发水,割完麦子就不种东西了,撂地的一年比一年多。 2007年底,孙贻安终于看到了他盼望多年的一幕:文登市按照“清障疏河、筑堤束水”的治理思路,总投资上亿元,清淤清障,新建和加固河堤,对母猪河下游进行综合治理,打造完整的防洪体系。孙贻安告诉记者,市里史无前例的这个大动作,终于让他的心里变得踏实了。 同时,治理工程还有效改善了母猪河水质,两岸几十万亩农田得到了更好的灌溉,去年秋收时,孙贻安不再是两手空空,今年他更是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母猪河在静静地流淌,河两岸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村民感慨地说,今后即使面对再大的洪水他们也能泰然自若,可以放心地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
|
|